[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6456.5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文;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和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1/282 | 分类号: | H05B41/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半导体 电磁 阴极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
背景技术
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具有高效节能(光效为100Lm/W以上),长寿命(可用30000小时以上)等优点,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节电产品.但是,常规的一体化冷阴极电子灯,由于采用低功率因数(NPF)整流电路,即是电源输入后由一个整流桥D0再加一个电解电容器C0滤波。图1中,Vaci为交流输入端,FU为保险丝,D0为整流桥,C0为电解电容器,ZP为振荡器,Lamp为半导体电磁阴极灯管,T为变压器。整流桥D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整流后的电压经过电解电容器C0进行平波后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到振荡器ZP,振荡器ZP,用于产生振荡电压,振荡器ZP的振荡电压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以及变压器T,用于将振荡电压进行转换后驱动Lamp。整流桥D0的交流输入端还连接有保险丝FU。所述的变压器T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电解电容器C0的正极端连接,变压器T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三电容C2与电解电容器C0的负极端连接。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同时,由于NPF电路原理的原因,它的功率因数低(PF为0.5-0.7),电流谐波总量THD和3,5,7,9等直至39次分量都较高,一般都大于IEC,GB等国际和国内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安全数值,它对电网会造成一定的干扰,造成电网供电品质下降.如大量使用,严重时会导致电网中线带电。这种电路只适合单个功率在25W以下的小功率灯使用,不适合单个功率大于26W的产品和近距离较多数量的灯同时使用。
实用新型的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采用比较简单的办法来达到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具有输入为高功率因数,并且其电流谐波总量THD及其各次分量都比较小,从而能够适应单个功率大于26W的产品及近距离较多数量的灯同时使用。
具体解决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半导体电磁阴极电子灯,包括整流桥D0、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解电容C5、第二电解电容C6、第六二极管D6,其中,
第五二极管D5与第二电解电容C6串联,第五电解电容C5与第六二极管D6串联,两串联电路再并联,形成并联电路,整流桥D0输出端的第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相连、与第一电解电容C5的正极端相连,整流桥D0输出端的第二端与第二电解电容C6的负极端相连、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相连;
整流桥D0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整流后的电压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解电容C5、第二电解电容C6、第六二极管D6形成的并联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压输出到振荡器ZP,
振荡器ZP,用于产生振荡电压,振荡器ZP的振荡电压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以及
变压器T,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将振荡电压进行转换后驱动半导体电磁阴极灯管Lamp。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电容C3与第四电容C4,整流桥D0、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串联,电容均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整流桥D0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整流桥D0的第二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和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和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6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