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7505.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仝茂祥;吴孟菊;周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8 | 分类号: | E01B25/1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索道 山体 损害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索道施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索道用锚固装置。
背景技术
建设旅游索道,首先要建设施工索道(即临时索道),目的是将施工材料和设备运至现场,由于该施工索道(临时索道)是靠绞磨式卷扬机的运行机构实现水平、斜升运输,此卷扬机运行机构中的钢丝绳一端从二只动滑轮中穿行,二只动滑轮必须设置在前后锚固装置上,以往通常是利用高大的古树作为锚固装置(墩),或在巨大的岩石上钻孔嵌入锚固装置,然而,这种以损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施工方式与旅游建设是不相容的,为此,必须有一种集数十吨重且可拆除的对山体无损害的锚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不仅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对山体无损害,避免影响环境,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工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简称锚固装置),其特征是:该锚固装置主要由锚固墩、锚固杆、锚固环、锚固板和拦风绳组成,该锚固墩又主要由主框架、斜撑和毛石组成,该主框架为钢结构框架,该主框架主要由顶框架、左立柱、右立柱、底框架和腹杆组成,该底框架为矩形格栅形框架,该底框架主要由前后主横梁和左右主纵梁以及焊装在主横梁、主纵梁内侧的且互呈垂直交叉的各副横梁和各副纵梁组焊而成,在前后主横梁的左端部对称地分别垂直焊接左立柱,在前后主横梁的中部对称地分别垂直焊接右立柱,在前后左立柱和前后右立柱的顶端焊装由前后顶横梁和左右顶纵梁组成的顶框架,在两两相邻的左立柱之间和在两两相邻的右立柱之间由下至上对称地分别焊装纵向的腹杆,而在两两相邻的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由下至上对称地分别焊装横向的腹杆,组焊成长方体的笼框,且以在两两相邻的左立柱之间和在两两相邻的右立柱之间由下至上对称地分别焊装四根纵向的腹杆为佳,而以在两两相邻的左立柱与右立柱之间由下至上对称地分别焊装四根横向的腹杆为佳,或该各左立柱和各右立柱对称地向中心斜向焊装,组焊成锥台形的笼框,此外,在底框架的前后主横梁的右端部与前后右立柱的中部之间对称地分别焊接斜撑;该前后主横梁长可为5~6m,左右主纵梁的长可为2.5~3m,均可用125×125×6.5×9 mm~150×150×7×10 mm 的H型钢制作,右立柱和左立柱的高均可为3~4m,均可用8~10#槽钢制成;
在主框架的笼框中由下至上用砂浆砌筑毛石(片石),当毛石砌筑到笼框的中下部时,在此毛石面上呈左右向地设置前后两根锚固杆,此锚固杆的左端段和右端段分别外伸出笼框,然后,继续往上砌筑毛石(片石)直至填充满全笼框,同时,在底框架的右部与前后斜撑之间也用砂浆砌筑毛石(片石),在各锚固杆的外伸出笼框的左端部均带有圆形锚固环,在各锚固杆的外伸出笼框的右端段上对应位于右立柱外侧面的部位均焊装矩形锚固板以提高锚固杆的反作用力,该锚固板开设有中心孔并套装在锚固杆的右端段上,在各锚固环上用绳夹固定安装锚固绳,同时,在笼框四角与山体石之间均固定安装拦风绳;该锚固杆可用长为3.5~4.5m、直径为 32~36mm的圆钢制成,锚固板可用厚为8~10mm钢板制成,锚固绳可采用直径36.5~39mm且安全系数不小于6的钢丝绳制成。
安装时,将本锚固装置设置在对植被、水土、景观不产生影响的山体平缓之处,在本锚固装置上的锚固绳上连接动滑轮的迂回装置和运载绳,然后与绞磨式卷扬机相连接,使用安全可靠,且可拆除,对山体无损害,对环境无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可因地制宜现场制作,安装、拆卸方便,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对山体与
环境无损害,毛石可重复使用至山体的护坡中,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效。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施工索道用山体无损害锚固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1、图2中:1、山体 2、锚固墩 3、锚固杆 3-1锚固环 3-2、锚固板 3-3、锚固绳 3-4、绳夹 4、运载绳 5、迂回装置 6、顶框架 7-1左立柱 7-2、右立柱8、底框架 9、腹杆 10、斜撑 11、拦风绳 12、毛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7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耳麦的手机
- 下一篇:立柱式LED运行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