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尿袋回流的止逆流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99577.5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俊钦 |
主分类号: | A61M39/24 | 分类号: | A61M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回流 逆流 装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尿袋回流的止逆流装置结构,尤指一种可防止尿袋内所储存的尿液回流的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无法自行排尿的病患或者残障人士,通常会使用可随身携带的尿袋来收集尿液,以解决排尿的问题,如图1所示,为一般所常使用的尿袋1,其主要是在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座11,并在该连接座11上接设有一导管12,而导管12的另一端则是接设于人体,使病患或者残障人士经由该导管12将体内的尿液导引至尿袋1内并收集储存,待尿袋1装满尿液后再将尿液排除,然,由于尿袋1在设计上并无任何防止尿液回流的装置,因此在使用尿袋1时,必须注意尿袋1的摆放方式,不可为倾倒状态而且必须吊挂设置,使接设导管12端朝向上侧,尿袋低于病患膀胱高度以及不可挤压到尿袋1,否则尿袋1内所储存的尿液则可能经由导管12造成回流病患膀胱引起感染的现象,也因此,现今所使用的尿袋1存在诸多缺失,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便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尿袋回流的止逆流装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尿袋回流的止逆流装置结构,包括有:
一连接座体,其一端设有一固定孔;
一导流件,嵌设于该连接座体的固定孔上,其一端形成有一连接部,另一端则设有多个透孔;
一管套件,嵌设于该导流件内部;
一浮体,由一基部和设于该基部一端的一导正棒所组成,该浮体设置于该导流件内部;
该连接座体设置于尿袋的尿液进入端,当尿液进入导流件时,通过尿液的流动压力推动浮体,并让浮体位移至导流件后端,使尿液得以由导流件的多个透孔进入尿袋储存,而当尿袋储满尿液后,则是通过尿液的浮力与压力将浮体向导流件的前端推挤,使浮体抵触管套件,因此尿液无法由导流件流出,借此以达到防止尿液回流的目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连接座体为中空的状态。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管套件为软性材质所制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该浮体的基部在设有导正棒的端面为半球形。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浮体抵触管套件时,导正棒同时位于管套件内。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防止尿袋回流的止逆流装置结构由一连接座体、一导流件、一管套件与一浮体所组成,将连接座体设置于尿袋上,并将导管接设于导流件一端,当尿袋储满尿液后,通过尿液的浮力与压力将浮体向导流件的前端推挤,使浮体抵触管套件,因此尿液无法由导流件流出,借此以达到防止尿液回流的目的。
2、浮体一端设有一导正棒,当浮体受到尿液的浮力与压力推挤后,可借由该导正棒的导引,使浮体能够正确且完全的抵触管套件,以防止尿液由导流件流出,借此以达到防止尿液回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四。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图五。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部份:
尿袋......1;
连接座.....11;
导管......12;
本实用新型:
止逆流装置...2;
连接座体....3;
固定孔.....30;
导流件.....4;
连接部.....41;
透孔......42;
管套件.....5;
浮体.....6;
基部.....61;
导正棒.....62;
导管.....7;
尿袋.....8;
尿液.....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与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剖视图与较佳实施例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止逆流装置2包括有:
一连接座体3,为一中空的状态,其一端并设置有一固定孔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俊钦,未经黄俊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995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