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水力输送活性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1719.7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彭虎;朱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30 | 分类号: | B65G5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4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力 输送 活性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输送活性炭的装置。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水力输送活性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领域,活性炭被广泛地用作为吸附剂,以吸附有害气体及杂质。实际应用中,活性炭经常被置于填料装置中而作为填料使用。故如何将所需的活性炭输送入填料装置并由其中排出是个需要考虑及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斗提或皮带的方式进行输送。输送设备现场占空间大,组装拆卸均比较困难。并且由于是干料输送,作业现场扬尘比较严重,影响作业场所的人员的健康及安全。
专利申请号为:201210049326.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粉体输送工艺系统,其由低位投料斗、垂直螺旋加料器、活性炭粉加料仓、旋转阀、定量螺旋输送机、控制管理模块、气力输送装置、文丘里喷管、脉冲布袋除尘装置所组成,利用活性炭粉在烟道里对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能力,通过低位投料斗,垂直螺旋加料器,活性炭粉加料仓,旋转阀,定量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文丘里喷管等一整套工艺,将活性炭粉喷入中部烟道内,与烟气混合吸附,最终在烟道末端,由脉冲布袋除尘装置,将吸附有毒有害物的,活性炭粉颗粒过滤除尘,起到减排防污之作用。但该专利申请未公开利用水力输送活性炭的装置。并且,其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
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未公开既能将活性炭从低位输送至高位,同时也可用于将活性炭从高位排出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水力输送活性炭的装置,其包括水泵、进料罐、填料设备、至少两个射流器、多个阀门,其中第一射流器与进料罐的进料口连接,第二射流器通过管路与填料设备连接;所述填料设备设有反冲洗水入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用于将活性炭从低位提升至高位,也可将位于高位的活性炭排出到低位。例如,所述进料罐位于低位,所述填料设备位于高位。
此外,当不同的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同样适用。例如,当所述的进料罐及填料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同样可用于输送及排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射流器。
首先,所述的射流器具有较大的进料口径,以确保活性炭能够顺畅地进入射流器。具体地说,进料罐的进料口直径与射流器喉管区域的直径的比值为0.8—1。优选地,进料罐的进料口直径与射流器喉管部的直径的比值为1。
其次,射流器的射流口(缩口)与放大口的角度均小于20度。这样能够避免水流速度的急剧变化,以减少压力的损失。
具有上述两项技术特征的射流器具有如下的优点:(1)可确保较高的输送及排放活性炭的效率;(2)可确保较低的压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设有至少两个射流器,该至少两个射流器的结构完全相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仅设有两个射流器。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预见,根据输送及排出活性炭的实际情况,也可设有三个或更多个射流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当活性炭的输送高度过高时,会有部分水倒灌入进料罐。为了防止进料罐内水位过高而溢出,可在进料罐的上部区域设置有排水口。优选地,在排水管与进料罐的排水口之间可设有网板,通过网板的设置,既能保证排水又能防止活性炭流出。
此外,当活性炭输送高度不至于使水倒灌入进料罐时,所述的排水口还可作为进水口使用,以确保进料罐中的活性炭被水浸没,以致于所述的第一射流器的喉管区域就不会因吸入空气而影响流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用于将活性炭从低位提升至高位,也可用于将高位活性炭排出到低位,使用一套装置解决两个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确保较高的输送及排放活性炭的效率以及较低的压力损失。此外,该装置在现场组装、拆卸均比较方便。
此外,该装置与其他输送方法和设备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不仅组装、拆卸及搬运均较为方便,并且由于利用了水力进行了输送及排放,故作业现场清洁,更能保证作业人员健康及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通过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例子并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1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