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机械设备升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193.6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0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袁智华;温海深;许耀锦;祝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锂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械设备 升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机械设备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在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设备操作台是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部件,他主要起到生产装配可控的作用,目前在此类设备中采用的平台,平台升降平行精度差、油缸升降自动控制复杂、生产成本高,使用也不方便,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机械设备升降平台,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操作使用很方便,升降平行精度高,采用四个导向实现平台移动平行;汽缸利用剪叉式机构实现单倍行程伸出双倍行程,节省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平台、底板、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平台上设有轴承,底板上设有导柱,平台与底板之间通过导柱、轴承连接,平台与底板之间还设有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形成相对升降机构,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上分别设有汽缸、铰链形成收缩机构。
所述的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分别设有置在平台、底板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
所述的一号升降机构由汽缸、汽缸连接块、铰链、升降固定块、导柱、直线轴承、底板支座构成,导柱通过升降固定块、底板支座分别固定在底板、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平台上设有轴承,底板上设有导柱,平台与底板之间通过导柱、轴承连接,平台与底板之间还设有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形成相对升降机构,一号升降机构、二号升降机构上分别设有汽缸、铰链形成收缩机构,此设计能有效节约占地面积,合理利用纵向空间,节省平面上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台1、底板2、一号升降机构3、二号升降机构4,平台1上设有轴承5,底板2上设有导柱6,平台1与底板2之间通过导柱6、轴承5连接,平台1与底板2之间还设有一号升降机构3、二号升降机构4形成相对升降机构,一号升降机构3、二号升降机构4上分别设有汽缸31、铰链33形成收缩机构。
所述的一号升降机构3、二号升降机构4分别设有置在平台1、底板2的两侧形成对称结构。
所述的一号升降机构3由汽缸31、汽缸连接块32、铰链33、升降固定块36、导柱37、直线轴承38、底板支座39构成,导柱37通过升降固定块36、底板支座39分别固定在底板2、平台1上。
铰链33为多块连接,其中有旋转轴34、固定轴35相互连接。机构采用气缸31驱动的双段剪式连杆机构(一号升降机构3、二号升降机构4),实现气缸行程加倍,由四个轴承5导向使平台上下作平行移动,合理利用纵向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锂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锂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室窗户智能化开启控制方法
- 下一篇:智能门锁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