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冲洗孔的耐磨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3385.7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歌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耐磨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尤其是一种带冲洗孔的耐磨离心泵。
背景技术:
在离心泵进行抽油工作中,油品由吸入口吸入,经叶轮提高压力后排出。叶轮出口与入口的液体有一定的压力差,为了防止高压力的液体由叶轮出口沿叶轮外侧返回到叶轮入口, 降低泵的效率,需在泵壳和叶轮入的外侧装设两块摩擦环。为了防止高压力的液体在叶轮的另一侧通过平衡孔流回泵入口,也需在泵盖和叶轮处也装设有两块摩擦环。两处装设的两摩擦环的间隙很小,摩擦环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但油品中常常含有较硬物质如焦炭颗粒,由于焦炭颗粒存在磨蚀作用使得摩擦环很易磨损,泵运转不久后会发现流量、扬程下降,泵壳发热,泵的效率明显下降,使泵的性能达不到生产要求。由于油品在泵内大量循环产生摩擦热,使泵壳温度升高,严重的会使得整个离心泵损坏,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有效除去油品中的杂质的高效离心泵。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冲洗孔的耐磨离心泵,包括有泵壳、泵盖、叶轮轴、叶轮、两块前摩擦环和两块后摩擦环,还包括有前冲洗孔和后冲洗孔,其中叶轮包含在泵壳和泵盖形成的空腔内,两块前摩擦环设置在叶轮和泵壳配合的间隙处,两块后摩擦环设置在叶轮和泵盖配合的间隙处,叶轮通过叶轮轴由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的前冲洗孔设置在两块前摩擦环对应的泵壳上,所述的后冲洗孔设置在两块后摩擦环对应的泵盖上。
使用本使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设计提到的离心泵运用在含有污染物液体的抽取,常常污染物含有较硬的固体颗粒,当这些颗粒进入摩擦环之间时造成了摩擦环的磨损,增大了叶轮和泵壳及泵盖之间的缝隙,就会影响离心泵的工作效率,现在所述的冲洗孔设置在两块前摩擦环对应的泵壳上,后冲洗孔设置在两块后摩擦环对应的泵盖上,通过冲洗液灌入冲洗孔就可以随时清理掉摩擦环之间的硬颗粒物,让离心泵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为了让冲洗液较好对摩擦环进行清洗,所述冲洗孔为外面直径大于里面直径的阶梯通孔。
最后,当污染物内的颗粒较多,要对其进行阻隔,防止它进入叶轮和泵壳及泵盖的间隙内,所述后冲洗孔处设置有一层耐磨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冲洗孔的耐磨离心泵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带冲洗孔的耐磨离心泵,包括有泵壳1、泵盖8、叶轮轴9、叶轮3、两块前摩擦环5和两块后摩擦环4,还包括有前冲洗孔2和后冲洗孔6,其中叶轮3包含在泵壳1和泵盖8形成的空腔内,两块前摩擦环5设置在叶轮3和泵壳1配合的间隙处,两块后摩擦环4设置在叶轮3和泵盖8配合的间隙处,叶轮3通过叶轮轴9由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的前冲洗孔2设置在两块前摩擦环5对应的泵壳1上,所述的后冲洗孔6设置在两块后摩擦环4对应的泵盖8上。
本实施例离心泵运用在油品的抽取,常常油品中含有较硬的固体焦炭颗粒,这些颗粒进入摩擦环之间时造成了摩擦环的磨损,增大了叶轮3和泵壳1及泵盖8之间的缝隙,就会影响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在两块前摩擦环5对应的泵壳上设置有前冲洗孔2,两块后摩擦环4对应的泵盖8上设置有后冲洗孔6,通过冲洗液灌入冲洗孔内可以随时清理掉摩擦环之间的焦炭颗粒,清除的焦炭可以随着冲洗液进入出液口排到泵外,使得离心泵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使用冲洗液的压强比泵入口10油品压力高0.05~0.2MPa,让前冲洗孔2和后冲洗孔6设计成外面直径比里面大的阶梯孔,可以进行对冲洗液进行增压,这样对于进入摩擦环间隙的焦炭颗粒,清洗效果较好。
如果污染物内的颗粒较多,防止它进入叶轮和泵壳1及泵盖8的间隙内,后冲洗孔处设置有一层耐磨板7,这样更能有效的对焦炭可以进行阻挡,达到最佳的抽取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比如,改变动力装置的类型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3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机主缸法兰紧固结构
- 下一篇:远程压力传感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