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283.7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林蔚青;林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航员 软梯 组合 舷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配件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
背景技术
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是专供引航员从引航船上安全登、离被引航船舶的通道设施。登船口距水面的高度不小于1.5m,且不超过9m时,仅需设置引航员软梯。当登船口距水面的高度超过9m时,除设置引航员软梯外,还应设置引航员舷梯或引航员机械升降器。
传统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配置有以下几个主要设备,具体参照附图1:
1、短引航员软梯:登船口距水面高度不小于1.5m,且不超过9m时使用;
2、长引航员软梯:登船口距水面高度超过9m时与舷梯配合使用;
3、组合舷梯:登船口距水面高度超过9m时与长引航员软梯配合使用;
4、引航员梯9m干舷标志。
该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的使用步骤如下:
首先观察水面高度是否超过9m干舷标志;如果水面不超过9m干舷标志,则只需使用短引航员软梯,引航员可直接通过短引航员软梯登船,引航员软梯需从存放处送至操作区并安装使用;
如果水面高度超过9m干舷标志,则需长引航员软梯和舷梯组合使用,引航员先通过引航员软梯爬到舷梯的下平台,再通过舷梯登船。引航员软梯需从存放处送至操作区并安装使用。
采用上述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的缺点如下:
1:需配置两套引航员软梯;
2:引航员软梯的存放需手动放置,费力费时,而且由于需要站在船舶边缘容易造成危险;
3:需要在船舱上设置有存放引航员软梯的设备及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当需要救援时,又要从存放处将软梯取出,造成时间的浪费;
4:引航员软梯不能根据水面高度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长度,因而经常会有一段浸泡在海水里,时间久了会造成软梯的损坏;
5:舷梯、软梯是一字型布置,又由于舷梯是固定长度的,因此船上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布置这样一套系统;
6:需要有9m干舷标志,而且每次使用都要观察水面高度是否超过9m干舷标志来决定是否只要使用短软梯还是长软梯和舷梯的组合使用,而且舷梯及软梯的结合点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水面具体的环境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节省空间且能使舷梯与软梯在一定水面高度以上都能组合使用的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航员用软梯组合舷梯系统,包括可调节引航员软梯长度的软梯存放卷车及伸缩式舷梯。所述软梯存放卷车用于控制软梯下放长度;所述伸缩式舷梯安装在船舶上,通过一套舷梯翻转机构和一套舷梯伸缩机构来分别控制舷梯的翻转和伸缩运动。所述伸缩式舷梯包括两段梯道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控制第二段梯道在第一段梯道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舷梯翻转机构包括拉升电机及连接拉升电机与舷梯的拉绳,有一套独立的拉升电机和驱动装置控制舷梯可以达到任意的翻转角度及任意的伸缩长度;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配备一台就地引航员软梯存放卷车,用于存放软梯、护手索和安全索;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存放卷车配有一套驱动装置以控制卷车运动;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存放卷车、翻转装置和舷梯伸缩装置都配有限位装置,当引航员软梯下放到指定长度后可通过限位装置固定住软梯;当伸缩舷梯翻转到指定角度并伸长到指定长度可通过翻转装置和伸缩装置的限位装置固定住舷梯,使引航员能安全得攀爬于软梯及舷梯上。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只配置一条引航员软梯,并存放在引航员软梯存放卷车上;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取消9米线干舷标志。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第一段舷梯下端设有滑滚卡套,所述第二段舷梯的上端设有滑滚卡套,第一段舷梯卡于第二段舷梯的滑滚卡套中,同时第二段舷梯也卡于第一段舷梯的滑滚卡套中,通过舷梯本体与滑滚卡套的配合使第二段舷梯在第一段舷梯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的结构,软梯可控制下放长度,舷梯可控制下放角度和长度,能在水面上任意高度组合使用,引航员可以舒适的从软梯爬到舷梯的下平台,再通过舷梯登船,因此,无需在船体上设置有9m干舷标志,另一方面,软梯直接设置在软梯存放卷车上,节省了存放设备的设置及存放空间的使用,也节省了搬运软梯所浪费的时间,舷梯未使用时,收缩起来,进一步的减少船体上需要设置的存储空间,其整体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