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熔胶堵盖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704.6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波;娄源发;杜开伟;唐正宇;雷真真;岳洪瑶;张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熔胶堵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金属簿板开口用的堵盖,特别是用于汽车车身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孔的封堵,属于车辆车身结构领域。其包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外盖部、卡接部,在外盖部与卡接部之间形成一卡槽;在所述外盖部内端面上设有热熔胶。
背景技术
汽车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加工工艺的需要,如喷涂的放电孔、安装入口等,汽车车身上设有许多工艺孔。这些工艺孔的加工完成后应进行完全封堵,因此设计了堵盖。
堵盖通常为一种由EPDM橡胶或塑料制造的碗状塞头。该堵盖能对金属板上的开口有较好的封堵作用。如专利号为US4290536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板壁开口进行密封的堵盖,该堵盖设有一个底部、侧壁、侧壁上的结合机构、作用在开口前沿上的弹性肩部和设置于所述板壁和弹性肩部之间的热熔胶;所述热熔胶压碎后,使所述堵盖与板壁结合成一体。
由于目前的热熔胶堵盖,均采用环式结构,在进行填堵作业时,因为堵盖环状卡接部对孔位存在很大的受力面积,所以存在填堵费力,并且环状卡接部又较为消耗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熔胶堵盖,其通过对原有环形卡接结构进行改进,减少卡接对孔位的受力面积,使在填堵作业时都更加省力;同时也节约了堵盖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熔胶堵盖,包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设有外盖部、卡接部,在外盖部与卡接部之间形成一卡槽;在所述外盖部内端面上设有热熔胶;在所述卡接部的外周面上至少包括位于二个缺口槽之间的二个卡槽扣;所述缺口槽轴向延伸至所述卡槽。通过在卡接部上设置若干缺口槽,形成卡槽扣,减少了卡接部的面积,并使在填堵作业时都更加省力;同时也节约了堵盖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使在填堵作业时都更加省力,卡接部更容易卡入孔位,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呈周向的导向面。
具体地,所述卡槽扣为三个。使节约材料、受力面积和卡接的强度之间找到平衡。
为了便于加工,使受力更加均匀,所述卡槽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卡槽扣呈周向均布。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缺口槽的弧长大于所述卡槽扣的弧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无论在成本优化、填堵作业的劳动强度简化上,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环状体结构在设计上的作用,一是对应不同半径的孔位,二是起到保持产品稳定性的作用;三个卡槽扣的设计,根据三点能构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即三个卡槽扣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外盖部1、热熔胶101、卡接部2、缺口槽201、卡槽扣202、导向面203、卡槽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3,一种热熔胶堵盖,包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本体,该本体为一扁状体,设有外盖部1、卡接部2和在外盖部1与卡接部2之间形成的环形的卡槽3。在外盖部1的环形内端面上设有热熔胶101。卡接部2为一环形结构并设有一导向面203,在卡接部2的中间设有一凹陷,在卡接部2的外周面上通过轴向延伸至卡槽3的三个缺口槽201,形成三个略凸出卡槽3的卡槽扣202。
在本实施例中,该本体为一扁圆体,卡槽3为一圆环槽,三个缺口槽201呈圆周均布。缺口槽201的圆弧长大于二个缺口槽201之间形成的卡槽扣202的弧长。导向面203设置在卡槽扣202上。
由于该热熔胶堵盖的固定主要依靠热熔胶101与车身钣金孔的连接,使用时,将堵盖压到车身钣金孔上,通过卡槽扣202上的导向面203的导向,使堵盖的卡槽3卡入车身钣金孔中。堵盖在通过卡槽扣202的定位后,堵盖外盖部1上的热熔胶101在一定温度下热熔胶融化,使堵盖片和车身钣金孔相连,三个卡槽扣202的作用也已完成。
具体实施例是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一种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化,所有这些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污水处理效果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底卸料溜井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