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矫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4836.9 | 申请日: | 2012-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2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寇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寇万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矫形 装置 | ||
1.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包括植入需矫形部位每个脊椎前端的前椎弓根螺钉(1)和后端的后椎弓根螺钉(2),各前、后椎弓根螺钉(1、2)结构相同,前矫形棒(31)自左向右依次贯穿在各前椎弓根螺钉(1)的连接头(11)上的U形槽内,后矫形棒(32)自左向右依次贯穿在各后椎弓根螺钉(2)的连接头(21)上的U形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椎弓根螺钉(1、2)的连接头(11、12)上分别插接有前、后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1、42),各前、后椎弓根螺钉连接器结构相同,各前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1)外壁靠近前椎弓根螺钉(1)的位置处各夹持有一前侧方复位夹(51),各前侧方复位夹(51)上均带有前螺杆(511),各前螺杆(511)与前椎弓根螺钉(1)相垂直,各所述前螺杆(511)上设有至少一个前侧方复位板(61),所述前侧方复位板(61)为带有中心孔(611)的薄板,所述中心孔(611)沿薄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所述前螺杆(511)在中心孔(611)内沿中心孔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前侧方复位板(61)可相对前螺杆(511)前后移动,各前螺杆(511)上在前侧方复位板(6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调位螺母(612),在各后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2)外壁靠近后椎弓根螺钉(2)的位置处各夹持有一后侧方复位夹(52),各后侧方复位夹(52)上均带有后螺杆(521),各后螺杆(521)与各后椎弓根螺钉(2)相垂直,所述各后螺杆(521)上设有至少一个后侧方复位板(62),后侧方复位板(62)可相对后螺杆(521)前后移动,各后螺杆(521)上在后侧方复位板(62)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调位螺母(622),所述后侧方复位板(62)与前侧方复位板(61)结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侧方复位板(61、62)为两个,相邻两前侧方复位板(61)及相邻两后侧方复位板(62)分别沿长度方向首尾相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前、后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1、42)上端外壁均设有螺纹,各前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1)上设有螺纹的部位套有前上方板(71),前上方板(7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提拉螺母(81),各后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2)上设有螺纹的部位套有后上方板(72),后上方板(72)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提拉螺母(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椎弓根螺钉(1)的连接头(11)上的U形槽将连接头(11)分为相互对称的左、右板体(111、112),左、右板体(111、112)外壁分别设有左、右连接槽(113、114),左、右连接槽(113、114)均沿连接头(11)的长度方向延伸,左、右连接槽(113、114)下方还分别设有左、右定位槽(115、116),所述前椎弓根螺钉连接器(41)为两端开口的管体,管体上设有长U形槽(412)的一端由长U形槽分为相互对称的左、右管体(413、414),左、右管体(413、414)末端分别为左、右安装端,左、右安装端的壁厚分别小于左、右管体的壁厚,在左、右管体(413、414)内壁分别形成左、右环状安装槽(415、416),左、右环状安装槽(415、416)内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左、右连接凸棱(417、418),左、右连接凸棱(417、418)均沿管体长度方向延伸,左、右连接凸棱(417、418)下方分别设有左、右定位凸块(419、420),所述前椎弓根螺钉(1)的左、右板体(111、112)分别置入前椎弓根连接器(41)的左、右环状安装槽(415、416)内,左、右连接凸棱(417、419)分别位于左、右连接槽(113、114)内,左、右定位凸块(419、420)分别卡在左、右定位槽(115、116)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板体(111)外壁在左连接槽(113)与左定位槽(115)之间设有左折断槽(117),右板体(112)外壁在右连接槽(114)与右定位槽(116)之间设有右折断槽(118),左、右折断槽(117、118)位于同一高度并且均沿连接头(11)的周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连接槽(113、114)的深度均自连接头(11)向螺钉本体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左、右连接凸棱(417、418)自起始端向靠近左、右定位凸块(419、420)的一端厚度逐渐变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寇万红,未经寇万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48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