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油改电驱动系统电控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5380.8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阳;车明者;谢伟;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石油 钻井 设备 油改电 驱动 系统 电控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油改电驱动系统电控房。
背景技术
钻井勘探作为油田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绿色钻井、节能、清洁、高效的生产成为钻井行业发展的新目标,对钻机的节能和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电钻井是钻井勘探行业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钻井行业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一个重要举措。
目前,作为井队供电的主要设备是主发电机和备用发电机,采用柴油机驱动,柴油消耗量大,定期维护工作量较大。大批主力型钻机,由于设备老化,消耗柴油、机油逐年增加,钻井成本居高不下。相同工况下,网电钻机的能耗成本至少可以节约40%,7000米电动钻机使用柴油发电机做动力每月消耗柴油约140吨,改用网电后,电耗约为每月66.70万千瓦时,这样一来,每台网电钻机每月可节约费用50多万元。
油改电项目电传控制系统由1座电控房、1套司钻操作箱、2套电机操作箱、2台三相交流变频电动机(包括水箱及其安装基座)、若干电缆及其附件构成。电控房用于接收来自高压房的AC600V、50Hz的电能,通过传动及控制系统提供给主驱动系统;接收来自高压房的AC400V、50Hz的电能,为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提供AC400V、AC220V、DC24V控制电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控,对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指示、报警和保护,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具有两套工作组的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油改电驱动系统电控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油改电驱动系统电控房,包括出线板1、出线板2、传动系统、MCC系统、PLC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传动系统包括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PLC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及一台工控机,工控机与PLC控制系统相连,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整流单元、逆变单元、MCC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相连,MCC系统的输出与出线板2相连;出线板1与整流单元相连,整流单元的输出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的输出与出线板2相连。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空调、插座、烟雾报警器、温湿度传感器和荧光灯,空调、烟雾报警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整流单元采用二极管桥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并配有预充电回路,为系统提供超温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缺相保护等完善的保护。
2.逆变单元采用模块化、数字化的设计,逆变器具备完善的故障自诊断和保护功能,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载保护,熔断保护,最大输出电流限制,失风保护,以及数字调节系统的其他保护等。
3.整套设备分成两套工作组,一用一备,采用冷备冗余的形式,当一组出现问题是,启动备用组继续工作。
4.温湿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将采集数据传送到控制单元,及时调节房内的参数,避免环境变化对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用于石油钻井设备的油改电驱动系统电控房,包括出线板1、出线板2、传动系统、MCC系统、PLC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
传动系统包括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PLC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及一台工控机,工控机与PLC控制系统相连,PLC控制系统分别与整流单元、逆变单元、MCC系统和辅助设备系统相连,MCC系统的输出与出线板2相连;出线板1与整流单元相连,整流单元的输出与逆变单元连接,逆变单元的输出与出线板2相连。
辅助设备系统包括空调、插座、烟雾报警器、温湿度传感器和荧光灯,空调、烟雾报警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相连,空调通过强制吹风把房内传动系统等产生的热量带走,保持传动和电控系统能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控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并传送到控制单元,对房内的温湿度进行调节,当超过设定的范围时,发出警报,同志工作人员及时检查房内的设备情况,以免设备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5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甲胺气敏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3+1营养强化型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