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空调机组雨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6487.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余强;徐群力;姚晓庆;杨雪东;胡成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誉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空调 机组 雨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空调机组雨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铁路客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客运交通工具。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后,我国铁路客运跨入了250km/h以上的高速时代,设计时速已提高到400km/h。
高速列车高速运行时,新鲜空气是通过空调机组新风入口进入空调机组,如果没有雨水分离装置,在雨天,雨水也会随新鲜空气进入空调机组内,大量的雨水会直接影响空调机组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根据高速列车外部流场数据及运行环境雨量要求,在新风摄入处设置雨水分离装置进行有效的雨水分离,以保证在满足新风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减少新风吸入时进入空调的雨水。
在先实用新型专利CN201120284213.3“车辆空调用雨水分离器”提出了在空调新风入口处,设置两排交错排列并缺口朝向相对的V字形挡雨格栅,利用两排交错排列的V字形格栅,减少吸入室内侧的雨水量。这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雨水分离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空调机组雨水分离装置,安装在轨道交通空调机组上,提高空调机组在列车行驶时新风雨水分离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空调 机组雨水分离装置,具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底盘上安装有间隙排列的2个以上的雨水分离格栅,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具有2道以上折弯,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一端形成有进风口,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底盘在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之间的间隙处开有第一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具有依次连接的前端直板、向左倾斜板、向右倾斜板、后端直板,前端直板与向左倾斜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弯,向左倾斜板与向右倾斜板之间形成有第二折弯,向右倾斜板与后端直板之间形成有第三折弯。
进一步地,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的向左倾斜板的底端外侧具有弯折的外凹槽板,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的向右倾斜板的底端内侧具有弯折的内凹槽板,所述底盘在内凹槽板所形成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二排水孔,和/或,所述底盘在外凹槽板所形成的凹槽处开设有第二排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孔的直径小于第一排水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的前端直板、向左倾斜板、向右倾斜板、后端直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为一次成型的铝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雨水分离格栅通过螺栓固定在外框的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的底盘上安装有雨水分离格栅,雨水分离格栅具有多道折弯,多个雨水分离格栅间隔排列形成迷宫式排布,新风从雨水分离装置的进风口进入,流过雨水分离格栅的多道折弯所形成的弯曲间隙,气流受到多次阻挡,此过程中,空气中的雨水受阻挡作用,附着在雨水分离格栅表面,随着气流聚集到外框的底盘内,继而受重力作用通过第 一排水孔或者第二排水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轨道交通空调机组上,可以有效地进行雨水分离,在满足新风量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减少新风吸入时进入空调的雨水,提高空调机组在列车行驶时新风雨水分离能力,保证空调机组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外框,2.雨水分离格栅,3.第二排水孔,4.第一排水孔,5.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轨道交通空调机组雨水分离装置,具有外框1,外框1的底盘5上安装有间隙排列的多个雨水分离格栅2,雨水分离格栅2具有多道折弯,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2一端形成有进风口,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2另一端形成有出风口,底盘5在相邻的雨水分离格栅2之间的间隙处开有第一排水孔4。图1中所示箭头方向为新风进风方向。图2中所示上部箭头方向为新 风进风方向,图2中所示下部箭头方向为新风出风方向。
雨水分离格栅2具有依次连接的前端直板、向左倾斜板、向右倾斜板、后端直板,前端直板与向左倾斜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折弯,向左倾斜板与向右倾斜板之间形成有第二折弯,向右倾斜板与后端直板之间形成有第三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誉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誉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6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