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7607.2 | 申请日: | 2012-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季东峰;王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23/14 | 分类号: | C09B23/1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1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氨基 六磺酸类 荧光 增白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涉及一种制备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增白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剂、造纸、纺织印染和涂料等工业,国内以往的生产设备,多采用单一功能,需高温高压的多台套设备组成。
专利CN 201276510Y涉及了一种制备荧光增白剂的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反应釜来完成荧光增白剂的合成,其中一二步缩合反应在一个反应釜中进行,三步反应釜在调制釜即另一个反应釜中进行,该装置尽管改变了以往设备采用单一功能的缺陷,但仍然存在需高温高压的多台套设备等不足之处,存在生产线劳动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能耗高、产品收率低,生产成本偏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设备功能单一、劳动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能耗高、产品收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制备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制备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蛇形盘管的筒体形反应釜,反应釜的顶部通过设有管道控制阀的管路分别与烧碱溶液滴加罐、DSD酸滴加罐、辅料滴加罐、回流冷凝器连接,反应釜内部安装有与变频调速电机连接的搅拌装置,反应釜底部通过设置有管道控制阀的管道与过滤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蛇形盘管的顶端设有蒸汽入口管道阀,底部设有泠凝水出口控制阀,通过阀门切换蒸汽和冷却水来实现盘管加热和冷却降温的作用,底端连接蒸汽回收装置。
所述的搅拌装置由2层或者3层异性搅拌桨叶组成,当反应釜体积小于6方时,搅拌桨叶采用上、下双层,反应釜体积大于6方时,桨叶则采用上、中、下三层。
所述的回流冷凝器顶部的排气管为开口向下的弯形排气管,具有不使灰尘从此管落入料液中的防尘功能。
所述的过滤器为板框压滤机、陶瓷膜、或者精密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完成当前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所有工艺步骤,减少高温高压所需热源的消耗及高温高压带来的生产中的危险,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能耗和人力,污染少,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 DSD酸滴加罐、3-烧碱溶液滴加罐、4-辅料滴加罐、5-回流冷凝器、6-蛇形盘管、7-搅拌装置、8-变频调速电机、9-过滤器、10-蒸汽入口管道阀、11-泠凝水出口控制阀、12-弯形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制备二氨基芪二、四、六磺酸类荧光增白剂的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蛇形盘管6的筒体形反应釜1,反应釜1的顶部通过设有管道控制阀的管路分别与烧碱溶液滴加罐3、DSD酸滴加罐2、辅料滴加罐4、回流冷凝器5连接,反应釜1内部安装有与变频调速电机8连接的搅拌装置7,反应釜1底部通过设置有管道控制阀的管道与过滤器9连接。
蛇形盘管6的顶端设有蒸汽入口管道阀10,底部设有泠凝水出口控制阀11;搅拌装置7由2层或者3层异性搅拌桨叶组成;回流冷凝器5顶部的排气管为开口向下的弯形排气管12,过滤器9为板框压滤机、陶瓷膜、或者精密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青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7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养颜面包
- 下一篇:一种防治土壤病虫害的基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