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的高压脉冲电场空气灭菌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8392.6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宣城市康特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高压 脉冲 电场 空气 灭菌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产品属空气净化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高压脉冲电场空气灭菌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种类很多,主要有过滤、紫外线杀菌、离子吸附、臭氧杀菌和催化分解等。
1、活性炭过滤:在短时间内能吸附和过滤细菌、尘土及有害气体,且价格低廉。
但它具有无选择的吸附动能,对水的吸附率达到40%以上,一般一个月就能达到饱和状态,不但不能杀菌而且容易成为细菌的繁衍体。
2、多层过滤:主要为复合式空气净化器,过滤效果较好,能明显减少空气中细菌和固体尘埃。
但价格较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更换过滤装置,噪声大、能耗大、且使用成本高。
3、紫外线: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在一定的曝光时间和光照强度下,具有杀死微生物的功能。
但有距离限制、有死角且不能在有人的地方使用。
4、负离子:可以将带有电荷的负离子发散到空气中,这些离子附着于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彼此附着,发生沉积进而从空气中脱离。
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物体的表面上。
5、臭氧: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很迅速,对病毒的作用首先是病毒的衣体壳蛋白的四条多肽链,并使RNA受到损伤。
在浓度不超过公共卫生标准的情况下,臭氧是无法减轻室内空气污染,但超标的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严重,在杀灭病毒细菌的同时也会杀灭人体的白细胞,且存在产量不稳定,寿命短的不足。
6、催化、分解:主要是光触媒净化器,能分解部分有害气体,但目前光触媒尚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且必须依靠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才能产生作用。
以上空气净化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要么是效果不好,要么是性能不稳定,要么是对人身体有害,要么是使用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空气净化器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高压脉冲电场空气灭菌发生器。
高压脉冲电场灭菌是利用在两个电极间产生的高压,以脉冲电场作用于空气进行灭菌处理,主要原理是基于细胞膜穿孔效应而进行,当把空气作为电介质置于电场中时,空气中的微生物的细胞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不可修复的穿孔或破裂,使细胞组织受损,导致微生物灭活,具有快速消杀病菌效果,无毒害物质产生,无负作用,同时可产生千万级有益人身健康的负离子。例如在电场强度14kV/cm,处理时间为8ms,可保证出风口无菌。
一种模块化的高压脉冲电场空气灭菌发生器,包括框架、上盖、下盖、前后盖、固定帽、弹簧、电极板、高压电极和高压脉冲发生器,高压电极采用线式电极和网式电极组合的方式,由框架、钨合金丝、隔板、不锈钢栅网构成了一种模块化连续式处理腔,高压脉冲发生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术,采用方波的形式,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对高压电路进行控制。
线式电极优选钨合金丝,网式电极优选不锈钢栅网,充分利用钨合金丝和不锈钢栅网具有不易被磨损的特性,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
由框架、钨合金丝、隔板、不锈钢栅网构成了一种模块化连续式处理腔,融合了线-线式、线-网式的组合形式,钨合金丝、不锈钢栅网与高压脉冲发生器采用中点点位连接。
本发明高压脉冲电场空气灭菌发生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术,采用方波的形式,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对高压电路进行控制,产生5~30KV/cm、频率为5-100KHz的脉冲电场,并辅以相应的打火、短路保护和延时电路。
框架包括前后板、左右板、隔板、固定座、固定座孔、限位柱、电极板槽,定位孔、弧形台阶、钨合金丝孔、接线孔。
在框架前后板上各钻有两个钨合金丝孔,用来穿钨合金丝。
在框架前后板的内侧各有二个固定座,在固定座上有一个固定座孔,便于固定帽插入,在固定座上还有一个限位柱,用来顶住钨合金丝,限位柱与固定座是一个整体的。
在框架前后板的外侧各有一个电极板槽,在框架左右板上前后各有一个接线孔,两根电极板分别位于框架前后板外侧的电极板槽中,左右插在框架左右板上的接线孔中,形成电极插座,和高压脉冲发生器连接。
上盖包括前后边缘、栅格、上边框,装配后上边框插入框架的前后板和左右板中。
下盖包括前后边缘、栅格、下边框,下边框下沿为弧形,装配后下边框插入框架的前后板和左右板中,其弧形压住不锈钢栅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宣城市康特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宣城市康特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83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尼减速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