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珍珠贝深水养殖笼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09485.0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1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桂菊;李有宁;黎火金;陈明强;喻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珠贝 深水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水养殖笼具。
背景技术
养贝笼是指用于养殖大中贝的笼具。目前,在现实养殖中通常使用的养贝笼,主要有锥形网笼、双圈圆筒网笼和片笼等。
锥形网笼只有一个圆形的笼圈,用8号铁线制成,直径30厘米;双圈圆筒网笼有2个笼圈,即上下底圈,直径30厘米。这两种笼具都是用网笼套在笼圈上而成,其网笼的网目可选2厘米和3厘米,用于养殖中贝和大贝,分别可装贝50只和35只。而片笼的形状为长方形,长为80厘米至90厘米,宽为50厘米,用8号铁线连接制成后,再用编织网连成片网,同时在片网上分成5行制成网袋,每行网袋高为16厘米至18厘米,每个片笼装50只。
养贝笼都系有吊绳,使其垂吊于水中,筏式设施吊养用3米,固定养殖设施用6-7米的吊绳。上述养贝笼比较适用在浅水海域中的养殖设施中养殖珍珠贝,且养殖的珍珠贝生长快,日常管理也方便。
在浅水海区中,由于浮游生物较丰富,附着生物繁殖较快,养贝笼吊养的珍珠贝受附着物的包围较严重,所以要投入大量的工作量来清贝、洗笼、换笼,才能确保珍珠贝的成活和生长。尤其在暴雨、台风、高温季节,还要调节吊养水层深度,保存珍珠贝的生命使其健康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便于深水养殖珍珠贝的笼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珍珠贝深水养殖笼具,包括方形的笼具框架及放置于笼具框架底侧的笼具底架,笼具框架的四周侧面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铺设有网套,与笼具框架的顶部相连设有一悬吊绳,与悬吊绳相连设有若干浮球。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笼具框架内设有平行于笼具框架上表面及下底面的隔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笼具底架的底部铺设有若干彼此平行的水泥支撑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与悬吊绳相连设有一个浮球。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与悬吊绳相连设有两个浮球,两浮球间连接有缆绳,悬吊绳的顶端系于缆绳的中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珍珠贝养殖笼具通过浮球在海面上定位,通过悬吊绳将笼具框架与浮球连接,同时在笼具框架底部设置的笼具底架可对笼具框架进行支撑,防止其陷入海底,由此,此珍珠贝的养殖笼具可置于深水海底进行珍珠贝的养殖,以节省珍珠贝养殖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珍珠贝深水养殖笼具,包括方形的笼具框架1及放置于笼具框架1底侧的笼具底架2,笼具框架1的四周侧面及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铺设有网套3,与笼具框架1的顶部相连设有一悬吊绳4,与悬吊绳4相连设有若干浮球5。
此珍珠贝养殖笼具通过浮球5在海面上定位,通过悬吊绳4将笼具框架1与浮球5连接,同时在笼具框架1底部设置的笼具底架2可对笼具框架1进行支撑,防止其陷入海底,由此,此珍珠贝的养殖笼具可置于深水海底进行珍珠贝的养殖,以节省珍珠贝养殖的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笼具框架1内设有平行于笼具框架1上表面及下底面的隔网11。
隔网11将养殖笼具隔开为双层笼,有利于水流的交换,也有利于珍珠贝的活动和摄食。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笼具底架2的底部铺设有若干彼此平行的水泥支撑条7。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悬吊绳4相连设有一个浮球5。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悬吊绳4相连设有两个浮球5,两浮球5间连接有缆绳6,悬吊绳4的顶端系于缆绳6的中段。
此养殖笼具为方形笼,其四周的各边边长为50厘米,高35厘米。在方形的笼具框架1中间通过网目2厘米的隔网11隔开为二层,上层的高度距离为15厘米,下层高度的距离为20厘米,每层均放养珍珠贝,中贝60只,大贝45只。中间隔网11距离上下表面的不等距离作用在于水流交换好和便于珍珠贝摄食。
此养殖笼具上层的四个角均用胶丝连接成吊耳,以便吊绳固定与拉起养贝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09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