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斗杆体前支座机加工装夹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0319.2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卢宏智;孔文峰;陈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斗杆体前支 座机 工装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斗杆体前支座机加工装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因885机型斗杆体前支座为非铸件,在工艺上需对其端面进行喷钨处理,以增加其耐磨性,但在加工过程中斗杆体前支座由原先的先整体机加工后喷钨的工序改为先前支座组件加工喷钨后再进行整体机加工。这种改变在工艺上得到了改进,但对斗杆整体机加工的定位装夹要求就更高了。且存在以下不足:
1、按照原先的定位,定位块相对于整个工装是独立的个体,在斗杆体吊装之前,需将定位块放置至固定位置,装夹好后还需将定位块搬离;
2、因定位块是以槽的形式卡住定位的,若斗杆体前支座的端面贴紧定位面后,定位块难以卸下;
3、改进后机加工装夹对前支座端面相对于工作台的垂直度要求高,而原先的定位块与端面的贴合面接触不到1/2,无法保证垂直度;
4、以前支座、后支座定位可以保证整个斗杆体的对中,但要保证斗杆体的水平,需要靠高度游标卡尺来测量两边圆筒的高度进行微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方便快捷,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斗杆体前支座机加工装夹定位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斗杆体前支座机加工装夹定位装置,具有机加工模;所述机加工模上具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具有支座、定位块和定位板;所述支座固定设置在机加工模上;所述定位块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设有定位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与定位块的轴线相互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块呈“T”字形。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座焊接固定在机加工模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座固定设置在机加工模上;定位块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设有定位板;在工件吊装至机加工模之前,将定位板翻转至加工区域,螺栓拧紧,使定位板与支座面完全贴合即为工件的定位点;工件贴面装夹好后,松开螺栓,即可使定位块翻转,离开加工区域,便于工件的定位,方便快捷,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与定位块的轴线相互垂直;可以保证前支座端面垂直即可保证斗杆体的水平,可省去用高度游标卡尺测量圆筒高度进行调节水平。
(3)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呈“T”字形,便于定位板的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定位装置,11.支座,12.定位块,13.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机加工模;机加工模上具有定位装置1;定位装置1具有支座11、定位块12和定位板13;支座11焊接固定设置在机加工模上;定位块12呈“T”字形,定位块12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支座1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设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与定位块12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工件吊装至机加工模之前,将定位板13翻转至加工区域,螺栓拧紧,使定位板13与支座11面完全贴合即为工件的定位点;工件贴面装夹好后,松开螺栓,即可使定位块12翻转,离开加工区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玉柴重工(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0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布式电力系统的调度控制器
- 下一篇:视讯会议系统及视讯会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