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智能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0322.4 | 申请日: | 201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董相军;刘伟;张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48/06 | 分类号: | F16D48/06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寇兰英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离合器。
背景技术
离合器就是通过非刚性连接传送扭力的,具有一定保险装置的连接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踩下或松开离合器踏板,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
离合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平顺换挡。因此,离合器的正确使用对于行车特别重要。起步时踩下离合器彻底分离;抬起离合器踏板时,按“一快、二慢、三联动”的要领操作。即踏板抬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开始快抬;当离合器出现半联动(此时发动机声音有变动)时,踏板抬起的速度要慢;由半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程,将踏板慢慢抬起。在离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时,根据发动机阻力的大小逐渐踩下油门,使汽车平稳起步。油门的操作要平稳适当。
在行进中换挡时,操纵离合器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联动现象,否则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操作时注意与油门配合。为使换挡平顺,减轻变速器的换挡机构和离合器的磨损,提倡使用“两脚离合器换挡法”
在复杂车况的城市道路上,要随时起步、加速、减速、停车,而这些都离不开离合器的使用。如果离合器使用不当不仅会加速离合器的磨损还可能出现交通事故。对于司机来说,传统汽车离合器这些操作要领很难掌握,对 刚刚拿到驾照的新司机来说要掌握这些要领更是难上加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离合器,能够自动控制离合器踏板的抬起速度,实现半联动到完全结合的平稳过渡,简化手动车辆的操作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汽车智能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进电机,单片机,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I/O输入端电连接的汽车速度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二I/O输入端电连接的离合器踏板位置传感器;所述步进电机的控制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I/O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器的转轴通过棘轮机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单片机的第二I/O输出端电连接有蜂鸣器。
所述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智能离合器中,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器的转轴通过棘轮机械连接,利用棘轮的单向传动功能,离合器的分离采用人工方式,离合器的半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渡过程采用自动方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蜂鸣器对离合器完全结合过程结束的进行提示,以便驾驶员快速进行操作动作。
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可靠,便于安装与维修,能够确保离合器与传动轴平稳结合,能是汽车起步平稳,换挡平顺,大大的减少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缓解驾驶员因频繁换挡造成的疲劳,同时减少了初级驾驶员因手脚忙乱而造 成的行车事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智能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智能离合器。其中,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合器的转轴通过棘轮机械连接。离合器的半联动到完全结合的过渡过程中,步进电机驱动棘轮单向传动;离合器的分离采用人工方式,即踩踏离合器踏板,棘轮仅随离合器的转轴滑动。
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精度高。单片机的第一I/O输入端电连接的汽车速度传感器,单片机的第二I/O输入端电连接的离合器踏板位置传感器;单片机的第一I/O输出端与步进电机的控制端电连接,单片机的第二I/O输出端电连接有蜂鸣器。汽车速度传感器或离合器踏板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为模拟量时,可以通过增加相应的A/D后输入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时,单片机采集当前时刻的汽车速度与前一时刻的汽车速度,可以判断驾驶员是起步或换挡操作。当判断为起步操作时,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离合器,先半联动再完全结合,完全结合后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音,驾驶员可踩踏油门加速;当判断为换挡操作时,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离合器快速结合,完全结合后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音,驾驶员可进行后续的正常驾驶动作。这样,本实用新型能 够简化手动车辆的操作难度。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0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