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件模壳的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0562.4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崔霞;孔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3/00 | 分类号: | B22D33/00;B22C9/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件 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失蜡法精密铸造大件模壳的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铜工艺品制作工艺流程为:图纸、图样→塑型→制模→修模→制模→灌蜡→修蜡→组焊→沾浆→挂砂→脱蜡→砂模焙烧→浇铸(毛坯)→清砂→切割→打磨→焊补→修饰、小抛→大抛→着色→入库
大件工艺品模具经灌蜡制成蜡模后,需经组焊才能沾浆、挂砂,正常工艺要求沾浆、挂砂6-10遍,所以大件工艺品模壳通常都会超过100公斤,一名操作人员很难正常搬运,特别是在焙烧、浇铸时,模壳外表温度会达到800℃以上,存在不安全因素,易损坏模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件模壳的搬运装置,解决了大件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不方便搬运、易损坏、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件模壳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长支架,在所述的两根长支架靠近两端的部位各连接有一根短支架,所述的短支架与长支架连接后呈“井”字结构,所述的短支架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长支架上。
所述长支架的端部套接有手握套筒。
所述的长支架及短支架采用圆钢管制成,或者其它耐高温材料。
所述的手握套筒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解决了大件工艺品制作过程中不方便搬运、易损坏、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非常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件模壳的搬运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长支架3,在两根长支架3靠近两端的部位各连接有一根短支架4,短支架4与长支架3连接后呈“井”字结构,短支架4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长支架3上,长支架3的端部套接有手握套筒2,长支架3及短支架4采用圆钢管制成,或者其它耐高温材料,手握套筒2采用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在蜡模组焊时在蜡模1的中部偏上位置,各烫二个对穿的小孔,将二根长支架3穿过,并用蜡修补好固定,同时用另二根短支架4绑定(辅助固定长支架的作用),当搬运模壳时,用绳索套在长支架3上吊运或手工搬运即可,当焙烧或浇铸高温手工搬运时,再制作一手握套筒2套在长支架3二端,当需手工搬运时,将手握套筒2直接套在长支架3上手动搬运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未经铜陵红星铜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05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D退刀槽式镗刀片
- 下一篇:一种挂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