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气管线在役焊接实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11342.3 申请日: 2012-11-19
公开(公告)号: CN202928789U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付现桥;金涛;蔡勇;方辉;赵春慧;王魏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G01M13/00 分类号: G01M13/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地址: 316021 浙江省舟山***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输气管 焊接 实验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装置领域,涉及一种输气管线在役焊接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输气管道的发展状况,经过近40年的建设,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1403.3 km。2004年忠武线投产,将四川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输往湖北、湖南两省,以满足两湖地区对天然气能源的迫切需要。同年,西气东输一线正式投产,将新疆塔里木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沿线12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消费市场。至2006年我国已有多条天然气“大动脉”相继建成,管道总里程达到2.4×104 km。2008年2月22日全长9102 km、设计压力12 MPa、管径为                                                1219 mm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在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同时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底正式输气。2008年7月9日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段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全长1801 km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全线开工。西气东输三线路线图已经初步确定,西三线西段(新疆霍尔果斯至宁夏中卫)已经开始建设,初步预计2012年投产,西三线东段(宁夏中卫至广东韶关)预计2014年底投产,西三线将为沿途的8个省、自治区提供中亚天然气。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建成天然气管道3.6×104 km,根据《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将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主干管网,规划建设天然气管道大约1.6×104 km,到2010年中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将达到4.4×104 km,2015年我国油气干线管道将超过1×105 km,进一步完善全国天然气管网,为天然气安全供应提供保障。

输气管道在服役过程中,由于腐蚀、磨损以及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管线局部减薄、损害、甚至发生泄漏,在高压差驱动下从管道内高速喷出并影响正常输气的事故。管道内天然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和易扩散性,泄漏时天然气高速喷出并迅速扩散,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对扩散范围内人员造成中毒和窒息。天然气爆炸极限很低,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和火灾,给社会和企业带了巨大的损失。如果在之前通过各种方法检测到管道减薄、腐蚀裂纹等,可以采取修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不影响油气运输,可以在役修复。在役修复危险性比较大,为了降低危险性,采用实验的方法制定焊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气管线在役焊接修复实验装置,采用自动焊接装置,增加了输气管线在役焊接试验的安全性,还添加了控温装置和保温层,增加了实际工况下的条件,更贴近实际,实验数据更符合实际情况,制定的焊接工艺更标准。本实用新型降低了输气管线在役焊接试验的危险性,降低成本,能模拟不同的工况进行试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压机、第一储气瓶、第一减压阀、第一安全阀、第一阀门、第一压力温度表、第二压力温度表、第三压力温度表、输气管道、焊接模块、自动机械焊接装置、第四压力温度表、第五压力温度表、第六压力温度表,第二阀门、第二储气瓶,第二减压阀、第二安全阀和排气管道。 

空压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储气瓶的进气口连接,在第一储气瓶上设置有第一安全阀,第一储气瓶出气口经第一减压阀、第一阀门与输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输气管道的另一端经第二阀门与第二储气瓶进气口连接,第二储气瓶上设置有第二安全阀,第二储气瓶的出气口经第二减压阀与排气管道连接。

在所述的输气管道中央位置设置有焊接模块,焊接模块的正上方为自动机械焊接装置,焊接模块与第一减压阀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均布有第一压力温度表、第二压力温度表和第三压力温度表;在该输气管道上还套置有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调节输气管道温度的温度控制器;焊接模块与第二减压阀之间的输气管道上均布有第四压力温度表、第五压力温度表和第六压力温度表;在该输气管道上还套置有第二保温层。

所述的焊接模块包括焊接块和密封垫片,所述焊接块存在多种缺陷,来模拟实际工况下的输气管道的缺陷,以便焊接修复;所述的焊接块与输气管道之间采用密封垫片配合,通过螺栓连接焊接块与输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不同的压力、温度的条件下,实现不同材质、不同管径、不同缺陷和不同壁厚的在役焊接修复试验研究。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输气管道在役焊接修复过程中,操作安全、结构简单、实验数据准确。

附图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未经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1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