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结MOSFET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1579.1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钟树理;朱超群;万祎;曾爱平;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mosfet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本电气元件领域,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制备,特别涉及一种超级结MOSFET、该超级结MOSFET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功率MOSFET(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路中。在开态情况下,它应具有较低的导通电阻;在关态情况下,它应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对于传统的功率VDMOSFET,一般通过增加外延厚度和降低外延掺杂浓度的方式来提高击穿电压。但是随着击穿电压的提高,外延层电阻迅速增大。研究表明,对于理想N沟功率MOSFET,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存在Ron∝VB2.5的关系。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的矛盾,即既要有高的击穿电压又要有低的导通电阻,成为制造高性能功率器件的障碍。
为了克服传统功率MOSFET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的矛盾,出现了一种新的理想器件结构,称为超级结MOSFET器件,在这种超级结的结构中,由于包含n型掺杂的n型柱和包含p型掺杂的p型柱中的电荷相互平衡,使电场分布与传统功率MOSFET不同,漂移区的临界场强几乎为恒定值,因此,击穿电压仅仅取决于外延层的厚度,而与掺杂浓度无关,外延层厚度越大,器件的击穿电压越大。另外,超级结MOSFET器件中漂移区的浓度也可以做得较高,这保证了较低的导通电阻。
超级结基于电荷补偿原理,是多子导电的器件,消除了IGBT 关断时的拖尾延迟,把功率MOSFET的低开关损耗和IGBT 的低导通损耗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器件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的最佳化设计,利用超级结的MOSFET能提供高电压及大电流。有研究表明,超级结MOSFET的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的关系为Ron∝VB1.32,这是对传统导通电阻与击穿电压之间关系的一个突破。
超级结MOSFET要求P型柱与N型柱比例均衡,使P型柱与N型柱在承受反压时彼此相互耗尽。由于挖深槽工艺条件的制约,深槽的版图图形的长宽比要求大于10,使得绘制条形版图存在一定的限制。在图1中,拐角处深槽圆弧与深槽直条相汇附近的P型柱与N型柱难以平衡,会成为耐压的薄弱点。在图2中,P型柱与N型柱是处处平衡的,但其上边与左边的终端区域由外向元胞区里是不一样的,这两边的电场分布也是不一样的,由此也会产生耐压的一点差别。在器件应用于感性负载情况下,其关断时的高压大电流可能大部分只从左右两边(或上下两边)流走,这种能量泄放对芯片是不利的,容易造成局部过热而损坏芯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超级结MOSFET、该超级结MOSFET的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级结MOSFET结构,其包括元胞区和终端区,所述终端区包围所述元胞区,所述元胞区内和终端区内分别形成有间距相等的直条型沟槽,所述沟槽内形成有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一外延层,所述沟槽之间为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外延层,所述终端区各边的沟槽沿从外向里的方向的排布方式一致,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掺杂,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掺杂。
进一步,所述终端区各边的沟槽沿从外向里的方向排布,且所述排布方向与从外向里的方向垂直。
进一步,所述终端区各边的沟槽沿从外向里的方向排布,且所述排布方向与从外向里的方向平行。
进一步,在所述横向沟槽与纵向沟槽交汇处,横向沟槽与纵向沟槽的间距是两个同方向沟槽间距的一半。
进一步,在所述元胞区和终端区的单位面积内,所述沟槽占据的面积比例相同。
进一步,在所述元胞区和终端区的单位面积内,所述沟槽占据的面积比例相同为1:4-1:2。
本实用新型的超级结MOSFET结构沿从终端区向元胞区的方向上,终端区各边的沟槽的排布方式一致,即终端区各边的沟槽都沿从外向里的方向排布,且排布方向与从外向里的方向垂直,或排布方向与从外向里的方向平行。终端区各边的沟槽排布方式一致,使该超级结MOSFET结构在高压大电流下泄放在各边的电流是均匀的,泄流通道大,泄流能力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1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