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罐极中板开孔防变形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1758.5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潘伍覃;黄金祥;阮桂勇;肖涛涛;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4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罐极 中板 开孔防 变形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罐极中板开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罐极中板开孔防变形托架。
背景技术
球罐普遍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等行业。一般情况,球罐的工艺管口开设在球壳板上下极中板上(如附图1所示),在进行开孔工序时,需要将极中板水平放置在工作平台上,然后在极中板上架设开孔工装进行开孔,其中人孔的开孔直径约1000mm。操作过程中球壳板因自重而产生变形,而极中板开孔部位受热会导致变形加剧。近几年,许多大型球罐为了优化设计,减少焊缝,不断将单块球壳板(尤其是极中板)大尺寸化。大尺寸的极中板在进行开孔时的变形就更大了,尤其是不锈钢球罐的极中板。不锈钢材质易变形,一旦变形后难以校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球罐极中板开孔时存在的变形缺陷,提供一种球罐极中板开孔防变形托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球罐极中板开孔防变形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套接在左支撑柱上的第一止滑装置和第三止滑装置,以及套接在右支撑柱上的第二止滑装置和第四止滑装置;左支撑柱与右支撑柱由伸缩装置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座、锁紧螺母、转轴、高度调节杆;转轴固接在底座上,锁紧螺母与转轴螺纹连接,高度调节杆位于转轴上方且与转轴螺纹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两个螺杆和一个螺母,一个螺杆固接在左支撑柱的底座上,另一个螺杆固接在右支撑柱的底座上,两个螺杆之间通过螺母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止滑装置、第二止滑装置、第三止滑装置、第四止滑装置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长拉杆、松紧螺母、短拉杆、钢平台板、角钢挡板,长拉杆套接于底座和锁紧螺母之间的转轴上,短拉杆与长拉杆之间通过松紧螺母连接,钢平台板与短拉杆的端部固接,角钢挡板设于钢平台板的一角。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止滑装置、第二止滑装置、第三止滑装置、第四止滑装置的长度相等,且相对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对称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高度调节杆的顶部设有硬质橡胶垫。
在上述方案中,角钢挡板的内角侧设有木质挡板。
在上述方案中,短拉杆的下端设有万向滑轮。
本实用新型利用防变形托架防止球罐极中板开孔变形,包括以下步骤:
1)调节防变形托架的左右支撑柱之间的距离,直至左右支撑柱保持在极中板的人孔的开孔线附近;
2)粗调防变形托架的四个止滑装置的角度及长度,直至四个止滑装置之间的距离为极中板的四边弦长,四个止滑装置约束极中板因自重产生的变形;
3)将极中板吊装到防变形托架上;
4)微调四个止滑装置,采用弧形样板检测极中板的曲率,当极中板的曲率达到球罐的曲率时,停止调节;
5)调节左右支撑柱的高度,使得左右支撑柱的顶部正好支撑在距离极中板上的人孔开孔线100mm的位置,并发生微小变形,通过左右支撑柱减小极中板因开孔受热而产生的变形;
6)调节完成后,将防变形托架安装好,进行极中板开孔,开孔完毕后卸除防变形托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有效防止极中板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
2、能有效减小极中板开孔部位产生的热变形;
3、适用于不同规格、不同大小的球罐的极中板开孔,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球罐极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极中板开孔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极中板放置于防变形托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变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前视图。
图6是图4的后视图。
图中,1-第一止滑装置,2-第二止滑装置,3-第三止滑装置,4-第四止滑装置,5-左支撑柱,6-右支撑柱,7-螺母,8-长拉杆,9-松紧螺母,10-短拉杆,11-钢平台板,12-角钢挡板,13-木质挡板,14-万向滑轮,15-螺杆,16-底座,17-锁紧螺母,18-转轴,19-高度调节杆,20-硬质橡胶垫,21-极中板,22-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1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