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量型编码器简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269.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飞;程彦智;史顺青;张尚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量 编码器 简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维修中电机编码器的故障诊断专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量型编码器简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企业使用了大量的增量型编码器,而检查、确定其的好坏,通常采用安装到现场设备上进行在线测试的方式,既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又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使用单位往往不具备要进行检测所需的专业设备,增量型编码器快速检测已成为大多数冶金企业电气检修人员比较头痛的问题。通过对编码器检测装置进行文献检索,目前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对增量型编码器进行离线快速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工作效率高的增量型编码器简易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增量型编码器简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及设在所述底座上的通过编码器联轴装置连接在一起的编码器固定架和电机固定架;所述编码器固定架由支撑架Ⅱ和编码器固定板构成;所述支撑架Ⅱ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上设有编码器固定板,该编码器固定板通过编码器轴孔安装有编码器;所述电机固定架由异步电机和支撑架Ⅰ构成;所述支撑架Ⅰ的底部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上设有所述异步电机;所述编码器通过编码器联轴装置与所述异步电机的轴头相连。
所述编码器轴孔与所述异步电机的轴中心点水平对准。
所述编码器轴孔四周的所述编码器固定板上设有两组固定螺孔,其中一组由互成120度的A、B、C 三个条形孔组成,另一组则由互成90度的A、D、E 、F 四个条形孔组成。
所述编码器联轴装置为钻轧头型可调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编码器联轴装置为钻轧头型可调锁紧装置,可锁紧不同轴径的编码器,也可进行编码器不同轴长的调整。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条形固定螺孔,因此,可因编码器安装孔的轴心距不同进行固定螺栓的调整和对中。
3、本实用新型在编码器固定板上设有两组固定螺孔,其中一组由互成120度的A、B、C 三个条形孔组成,另一组则由互成90度的A、D、E 、F 四个条形孔组成,因此,可方便不同类型编码器的安装固定,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可实现对增量型编码器离线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编码器固定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试原理图。
图中:1—编码器固定架 2—编码器联轴装置 3—电机固定架 4—底座 5—异步电机 6—支撑架Ⅰ 7—支撑架Ⅱ 8—编码器固定板 9—编码器 10—固定螺孔 11—编码器轴孔 12—数字示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增量型编码器简易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4及设在底座4上的通过编码器联轴装置2连接在一起的编码器固定架1和电机固定架3。编码器固定架1由支撑架Ⅱ7和编码器固定板8构成;支撑架Ⅱ7的底部固定在底座4上,其上设有编码器固定板8,该编码器固定板8通过编码器轴孔11安装有编码器9;电机固定架3由异步电机5和支撑架Ⅰ6构成;支撑架Ⅰ6的底部固定在底座4上,其上设有异步电机5;编码器9通过编码器联轴装置2与异步电机5的轴头相连。
其中:编码器轴孔11与异步电机5的轴中心点水平对准。
编码器轴孔11四周的编码器固定板8上设有两组固定螺孔10,其中一组由互成120度的A、B、C 三个条形孔组成,可用于3孔安装固定型编码器;另一组则由互成90度的A、D、E 、F 四个条形孔组成,可用于4孔安装固定型编码器(参见图3)。
编码器联轴装置2为钻轧头型可调锁紧装置。
当需要检测时,将编码器9安装到编码器固定板8上,并用螺栓通过固定螺孔10固定好,然后用编码器联轴装置2将异步电机5与编码器9连接,调整好后按原理图(图4)接线。确认无误后给异步电机5和编码器9送电,使异步电机5驱动编码器9旋转,编码器9输出通过数字示波器12进行检测:
1、检测电源电路是否正常;
2、检测码盘是否存在脉冲丢失现象;
3、检测通道1(CH1)和通道2(CH2)之间相位角是否为90度;
4、检测通道0(CH0)脉冲及发出位置是否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