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2757.2 | 申请日: | 2012-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敖芃;马奔;毛冰;周檀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斌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杆,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使用的支护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锚杆在井下的用量逐渐增大。现有的锚杆与岩体之间的粘结主要是在锚杆表面制造一些螺纹,依靠螺纹来增大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这种锚杆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对岩体的锚固力不足,难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高效锚固岩体的锚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锚杆,包括杆体、弧形钩头、出浆孔、托盘、螺母和螺纹,杆体为中空杆,杆体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和出浆孔,弧形钩头和出浆孔交叉的布置在杆体上,杆体外端部设置有螺纹,螺纹上安装有螺母,螺母的右侧安装有托盘。
所述的弧形钩头和出浆孔在杆体上为等间距布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该锚杆可以增大锚杆杆体与岩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锚杆对岩体的锚固力,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杆体,2、弧形钩头,3、出浆孔,4、托盘,5、螺母,6、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如下:一种锚杆,包括杆体1、弧形钩头2、出浆孔3、托盘4、螺母5和螺纹6,杆体1为中空杆,杆体1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弧形钩头2和出浆孔3交叉的布置在杆体1上,杆体1外端部设置有螺纹6,螺纹6上安装有螺母5,螺母5的右侧安装有托盘4。
设置在杆体1上方和下方的弧形钩头2的特殊的弧形形状使杆体1进入钻孔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但当杆体1被拉拔时,弧形钩头2会卡住钻孔周围的岩体,增加了杆体1和岩体之间的摩擦力。注浆浆液通过设置在杆体1上方和下方的出浆孔3流出,浆液充满钻孔和杆体1之间,增大了杆体1与钻孔周围岩体的粘结。锚杆注浆完成后,通过设置在杆体1端部的螺母5和托盘4可以把杆体1紧固在钻孔内,以达到高效锚固岩体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斌,未经赵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2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