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燕尾结构合成闸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3033.X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92 | 分类号: | F16D65/092;F16D6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燕尾 结构 合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车辆的盘形制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新型燕尾连接钢背结构合成闸片。
背景技术
随着轴盘和轮盘制动装置在车辆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应用和发展,作为盘形制动装置的关键部件制动闸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为了规范制动闸片制造UIC541-3和TB/T3118明确规定了车辆合成闸片的规格和与制动夹钳装置的连接方式,满足了车辆制动要求。
尽管既有结构形式的合成制动闸片基本能够满足盘形制动装置的使用,但随着车辆运行模式的改变以及速度等级的提高,闸片高温磨耗严重、摩擦系数不稳定、易伤制动盘等缺陷越来越突出。为了适应车辆运营要求,对合成闸片的散热性能、均载、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优化结构设计,提供满足车辆制动性能要求和通用安装要求的合成制动闸片就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制动时有效散热,降低闸片的热负荷,在满足通用燕尾结构连接的基础上,避免制动时闸片与制动盘接触不均或偏转,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和改善列车制动性能,确保运行安全的一种新型制动闸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燕尾结构合成闸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闸片钢背、闸片摩擦体;
所述闸片钢背为带有燕尾结构的压型件,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在燕尾中部设置了一个凹槽,非对称布置;
所述闸片摩擦体由合成材料制成,闸片摩擦体摩擦面上设有交叉连接的凹槽,与闸片钢背通过冷压烧结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闸片钢背在通用燕尾结构的基础上,在燕尾中部设置了一个凹槽,非对称结构,不仅实现散热而且可增加闸片摩擦体与闸片背板的连接强度,同时还可实现制动时均载,避免闸片在闸片托中相对燕尾中心转动。2、本实用新型闸片摩擦体摩擦面上设有交叉连接的凹槽,有利于排出磨耗后的粉末、避免热膨胀后闸片摩擦体的变形,实现闸片摩擦体与摩擦环良好接触,改善制动性能,增加闸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连接简单,制动性能好,运用安全可靠,可以广泛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的盘形制动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闸片钢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闸片钢背1、闸片摩擦体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闸片摩擦体2由合成材料制成,闸片摩擦体摩擦面21上设有交叉连接的凹形切向槽22和凹形径向槽23,有利于排出磨耗后的粉末、避免热膨胀后闸片摩擦体的变形,从而使工作中的闸片与制动盘具有良好的接触面积。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闸片钢背1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带有燕尾结构11,在燕尾中部设置了一个凹槽12,不仅有利于散发制动时传递给闸片上的热量,而且接触面积的增大有利于闸片摩擦体与背板的连接,同时非对称结构的燕尾钢背窄端13布置在闸片内侧,宽端14布置在闸片外侧,可避免闸片在闸片托中相对燕尾中心转动,实现制动时均载。
本实用新型主要闸片钢背1与闸片摩擦体2通过冷压烧结为一体形成闸片。
本实用新型制造完成后,沿着闸片钢背1的燕尾11从下而上插入制动夹钳上的燕尾槽中,然后通过制动夹钳上的定位装置将闸片钢背1与制动夹钳固定。制动装置工作时,制动压力作用在闸片钢背上1,通过钢背1传递到闸片摩擦块体2上,平稳贴合制动盘实施制动。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3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钢复合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双层板片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