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3619.6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侠为;王臭孩;张宇鹏;王磊;王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达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21/00 | 分类号: | B05C21/00;B08B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催化 净化器 辅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催化净化技术是目前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技术的核心即催化净化器。催化净化器主要包括载体、活性涂层、壳体三部分,其关键工艺在于将优质活性涂层均匀的涂覆在载体众多孔道内壁。当没有充分燃烧的尾气经过载体孔道时与孔道内壁附着的活性涂层反应,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目前,为了将活性涂层均匀涂覆在载体内部,一般采用真空涂覆机,通过负压将活性涂层吸入到载体内部。然而,活性涂层具有较大的粘度,在涂覆时上料速度不一致,易导致载体内部孔道堵塞,严重影响催化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能够有效的检验载体内部是否堵塞并消除堵塞现象,使活性涂层涂覆得均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包括外壳,设在外壳上用于支撑载体的支撑台以及设在外壳上可照射到载体的光源,还包括补吹载体内部堵塞的气枪。可有效的发现载体内部孔道是否堵塞,方便用气枪以补吹方式消除堵塞现象。
改进的,所述支撑台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设为45°。光源能有效照射到载体内部孔道,且载体内部孔道中的多余的涂料可自上而下流出。
改进的,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容置载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槽。更好的 固定载体,防止载体在补吹时窜动,保证补吹过程中气流分布均匀。
改进的,所述光源设在靠支撑台较低的一侧。能全面照射到载体。
改进的,所述光源包括竖直排列的光源一、光源二和光源三,所述光源一高于载体使得光线照射到载体及其周围空间,所述光源三低于载体使得光源三的光线照射到位于载体下部的内部孔道,所述光源二设在光源一和光源三之间并对着位于载体上部的内部孔道使得光源二的光线照射到位于载体上部的内部孔道。光源一照射载体的上部,光源三可将载体下部的孔道照射清楚,光源二可将载体上部的孔道照射清楚。
改进的,所述光源和支撑台之间设有透光板,所述载体置于支撑台后下端抵在透光板上。调节光源发出的光线强度。
改进的,所述透光板和支撑台之间设有料桶,所述透光板和支撑台之间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伸入料桶中。载体内部孔道中多余的涂料经漏斗流进料桶中,便于回收。
改进的,所述漏斗的上端设有滤网。减少所要回收的涂料中的杂质。
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能够有效的检验载体内部是否堵塞并消除堵塞现象,使得活性涂层涂覆得均匀,提高尾气催化净化器的净化活性,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实现余料回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尾气催化净化器涂覆辅助设备,包括外壳1,设在外壳上用于支撑载体2的支撑台3以及设在外壳上可照射到载体的光源4,还包括补吹载体内部堵塞的气枪。
所述支撑台设有支撑面31,所述支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设为45°,所述支撑面上设有容置载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的凹槽。所述光源设在靠支撑台较低的一侧,所述光源包括竖直排列的光源一41、光源二42和光源三43,所述光源一高于载体使得光线照射到载体及其周围空间,所述光源三低于载体使得光源三的光线照射到位于载体下部的内部孔道,所述光源二设在光源一和光源三之间并对着位于载体上部的内部孔道使得光源二的光线照射到位于载体上部的内部孔道。所述光源和支撑台之间设有透光板5,所述载体置于支撑台后下端抵在透光板上。
所述透光板和支撑台之间设有料桶6,所述透光板和支撑台之间连接有漏斗7,所述漏斗的下端伸入料桶中,所述漏斗的上端设有滤网8。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达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达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36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余度舵机液压回中锁紧装置
- 下一篇:电机转子焊接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