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3789.4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魏宏宇;栾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核诚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耐蚀合 金锭 锥度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锭坯用的模具,特别是涉及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
背景技术
当前,浇注锭坯所用的模具均为整体式的,其由模具本体、底盘和保温帽组成,为了便于锭坯从模具内取出,模具本体的内腔设置成锥筒形。采用此种结构的模具,由于其内腔呈锥筒形,所以制作出的锭坯本身是具有一定锥度的锥台形。此种结构的锭坯,在后续的车削加工中,不仅不易找正,且由于加工的面为斜面,所以加工路径长,浪费工时。另外,在钢液浇注的过程中,钢锭和模具内腔易粘连在一起,造成粘模,此时,需要用外力砸锭坯,强行将锭坯从模具中取出,由于模具是整体的,所以在粘模的情况下取出锭坯显得尤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采用现有技术模具浇注锭坯时,得到的锭坯有锥度,锭坯在车削加工中不仅不易找正,且加工路径长、耗费工时多的不足,提供一种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用其浇注出的耐蚀合金锭坯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找正方便、且省工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底盘,所述的模具本体由半筒形的阴模和半筒形的阳模组合而成,所述阴模和所述阳模通过阴模配合面和阳模配合面相结合形成直筒形的内腔,所述阴模和所述阳模由紧固装置紧固成一体;
所述直筒形为直圆筒形;
所述的阳模配合面上设置有凹止口,所述阴模配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止 口相匹配的凸止口;
所述紧固装置为紧固套;
所述的底盘由底垫和所述底垫上设置的呈锥台形的底堵组成,与所述底堵相匹配,由阴模底盘口和阳模底盘口组成的模具本体的底盘口呈锥筒形,所述底堵与所述的底盘口间隙配合。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由于模具本体内腔中无锥度,所以浇注形成的铸锭为柱形,在进行后续加工过程中,车床装卡找正容易,铸锭车削走直线,车削路径短,节约工时,加工简单。且由于模具为分体式,当出现粘模现象时,拆下紧固装置,使阴模和阳模脱离紧固状态,然后先拿掉没有粘模的一侧,即使两侧均出现粘模现象时,通过撬杠等工具很容易将阴模和阳模分开,再用棍或锤子轻轻敲击锭坯就很容易将锭坯从模具内取出,使脱模变得非常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阳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阴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盘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装配图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阳模配合面 2-凹止口 3-阳模底盘口 4-阴模底盘口 5-阴模配合面6-凸止口 7-底堵 8-底盘 9-紧固装置 10-模具本体 11-底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浇注耐蚀合金锭坯用的无锥度模具,包括圆筒状的模具本体10、与模具本体10配合的底盘8及保温帽,其中保温帽没有在图中显示,模具本体10为分体式结构,它由内腔为半圆筒形的阳模和内腔为半圆筒形的阴模组合而成,阳模和阴模由紧固装置9紧固成一体,使模具内腔形成圆筒形。如图1-6所示,为了方便在浇注过程中组装阳模和阴模,在阳模的阳模配合面1上设置有凹止口2,在阴模的阴模配合面5上设置有凸止口6。对模具进行组装时,先将阴模的凸止口6和阳模的凹止口2对正,形成圆筒结构,再用紧固装置9紧固成一体。紧固装置最好为紧固套,套装在模具本体的外圆周上,用螺栓等固定,保证阴模和阳模被箍紧,防止钢液外流。
为了便于装拆,阳模底盘口3和阴模底盘口4组合形成的底盘口设置成喇叭口形,相对应的,如图7所示,底盘8由底垫11和设置在底垫上的底堵7组成,底堵7呈圆锥台形设置在底垫11的上表面。当模具本体与底盘装配时底堵7高出底垫的部分起定位的作用。
使用时,先将阴模和阳模用紧固装置紧固成一体,底堵7入由阳模底盘口3和阴模底盘口4组合形成的底盘口内,底盘口与底堵7间隙配合连接。当浇注完毕,锭坯凝固之后,拆下紧固装置9,阴模和阳模很容易便分开,锭坯顺利取出。即使在使用过程中阴模和阳模有些粘连,只需轻轻敲打,阳模和阴模便会与锭坯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核诚镍业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核诚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3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