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298.1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霞;任瑞晨;张乾伟;王升宇;朴正武;佟明煜;刘喜波;王晓明;程明;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5/34 | 分类号: | B03B5/34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先 煤泥预 分级 分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生产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选煤厂煤泥浮选 预处理工艺主要是煤泥水,包括矿井煤泥水等原生煤泥:破碎、筛分、磁选机溢流等次生煤泥,经浓缩、脱泥、旋流器或高频脱水筛处理后,底流或高频脱水筛筛上物作粗精煤,溢流或高频脱水筛筛下物经浓缩进入矿浆预处理系统、浮选系统,通过浮选机、浮选柱等进行浮选分选 。但此工艺将煤泥全部包括非煤高灰矿物进入浮选系统,造成浮选系统处理量陡增,负担加重,浮选机工作效率低:消耗浮选药剂,恶化浮选环境,影响浮选指标,且夹杂在煤炭中有用矿物,如高岭土在浮选系统中进入尾煤,使有用资源难以尽早回收,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减轻选煤厂煤泥浮选系统压力,节省浮选药剂,简化浮选环境,提高浮选工作效率的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包括浮选矿浆预处理器、第一段渣浆泵、第二段渣浆泵、第一段底流缓冲池、第二段底流缓冲池、浮选机,其特点是在第一段底流缓冲池上方设置水力旋流器组一,水力旋流器组一中并联的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口应在第一段底流缓冲池上方且低于第一段底流缓冲池上沿,水力旋流器组一中并联的各小角锥角水力旋流器入料口与入料稳压管一左端相连接,入料稳压管一右端封闭,入料稳压管一侧壁安装有压力表,水力旋流器组一中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与入料稳压管一连接管路上均设有入料阀门,水力旋流器组一中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上方均设置溢流管,第一段底流缓冲池底端用管路连接至第一段渣浆泵入料端,第一段渣浆泵出料端连接至入料稳压管二的左端,入料稳压管二右端封闭,入料稳压管二侧壁 亦安装有压力表,入料稳压管二侧壁分别连接水力旋流器组二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入料口,在连接入料稳压管二与分别连接水力旋流器组二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管路上分别设置入料阀门,水力旋流器组二中各小锥角水力旋流器上方均设置溢流管,水力旋流器组一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口应在第二段底流缓冲池上方且低于第二段底流缓冲池上沿,第二段缓冲池底端用管路连接至第二段渣浆泵入料端,第二段渣浆 泵出料端连接至浮选矿浆预处理器底部,浮选矿浆预处理器侧壁用管路连接至浮选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可以在煤泥进入浮选系统前实现预先抛尾,脱离高灰份细粒级非煤矿物,避免非煤矿物进入浮选系统,减轻选煤厂煤泥浮选系统压力,提高浮选机的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浮选药剂消耗,降低浮选成本,有益于洗煤水循环利用,简化浮选环境,使浮选系统更高效且稳定浮选产品指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预先抛尾的煤泥预分级分选装置结构图。
图中,1-水力旋流器组一小锥角水力旋流器溢流管;2-入料阀门;3-入料稳压管一;3-1-压力表;3-2-入料稳压管二;4-水力旋流器组一;5-水力旋流器组二小锥角水力旋流器溢流管;6-水力旋流器组二;7-浮选矿浆预处理器;8-浮选机;8-1-管路;9-第二段渣浆泵;10-第二段底流缓冲池;11-水力旋流器组二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口;12-第一段渣浆泵;13-第一段底流缓冲池;14-水力旋流器组一小锥角水力旋流器底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粒径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高效立磨破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