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477.5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蕾;张双庆;刘乐平;张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挑式 脚手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挑式脚手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悬挑式脚手架的角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是必备的重要设施。主要是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目前,高层剪力墙结构外防护架体形式繁多,但最为经济实用及应用广泛的还是悬挑式脚手架。而这种架体存在一种缺陷影响了它的使用效果,即由于阴阳角部悬挑梁缺失,造成角部立杆没按方案进行搭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为满足设计立杆间距、梁悬挑长度,角部布置放射性悬挑梁密度大,造成悬挑梁多层叠放,固定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2)考虑到架体拆除时,由于阴阳角处无立足点,悬挑梁拆除困难。所以索性不放,造成安全隐患;或采用在非角部的悬挑梁上设置横梁的方式,造成该部分悬挑梁上部荷载增大,也易形成安全隐患。
目前,悬挑脚手架在阴阳角部的搭设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采取在阴阳角部布置放射性悬挑梁,这样不但浪费材料,而且悬挑梁锚固端多层叠放,不宜固定,安装、拆除量大,人工投入多。
采取在阴阳角部两侧布置纵横悬挑梁,再在其上设置纵横梁,这就造成阴阳角部两侧纵横悬挑梁上部荷载增大,并且角部设置的二次纵横梁安装及拆除繁琐,易形成安全隐患。
采取在角部直接预埋悬挑梁的方式,由于角部钢筋密度大,不易放置及固定。
采取在角部预留孔洞,再穿入悬挑梁的方式,该方法破坏混凝土结构,对施工质量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悬挑式脚手架在阴阳角部安装困难、过程复杂、成本高以及安全隐患大、甚至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该装置投入小、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包括“L”形固定板和悬臂件,所述“L”形固定板的两块面板上设置有长螺栓孔或固定螺栓;所述悬臂件设置在“L”形固定板的折弯处的内侧或外侧,悬臂件上设置有立杆定位桩和吊环。
优选的,设置在“L”形固定板上的长螺栓孔或固定螺栓,在每一块面板上不少于2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在远离“L”形固定板的一端上设置有连接孔。
优选的,在所述悬臂件的下方设置有加强肋板。
优选的,所述悬臂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L”形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悬臂件为槽钢或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适用于剪力墙结构悬挑脚手架阴阳角部,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将多个悬挑杆件及预埋锚固装置减少为一个装置,安装过程简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所用的材料及设备易得易制,并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方便,安装、拆除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不受建筑结构形式的影响,安全保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T”型螺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2:固定板 21:长螺栓孔 22:固定螺栓
23:连接孔 3:悬臂件 32:吊环
33:立杆定位桩 4:“T”型螺栓 41:固定杆
5: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包括“L”形固定板2和悬臂件3,“L”形固定板2通过锚固件与建筑物的墙体固定;悬臂件3主要起承受由脚手架立杆传递过来的架体荷载的作用。
当该悬挑式脚手架角部装置用在建筑物的阳角时,悬臂件3设置在“L”形固定板2的折弯处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铤用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式钢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