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刮痧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624.9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9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双高艾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郑园 |
地址: | 46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刮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保健器械,尤其设计一种集刮痧和艾灸为一体的器械。
背景技术
据《黄帝内经》记载,砭、针、灸、药是我国古代四种独立并存的医术。
刮痧是一种砭术,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艾灸是一种灸术,它是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犹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目前,刮痧和艾灸分别为一种独立的医术,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也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应用于两种医术中的统一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中医的砭术和灸术相结合,提供一种能够使艾灸和刮痧相结合的艾灸刮痧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刮痧罐,包括罐体,罐体由内壁和外壁组成,内壁和外壁上端连接,内壁和外壁之间为中空设计;内壁底部和外壁底部分别设有底部孔;内壁底部中心位置设有朝向罐体内的螺丝;内壁上部和外壁上部设有相通的排气孔。
所述的内壁底部均匀的设有3个底部孔,外壁底部均匀的设有6个底部孔。
所述的排气孔为3个,均匀的设置在罐体侧面。
内壁和外壁上端连接处为圆滑的倒角。
所述的罐体由陶瓷作为原料烧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集艾灸、刮痧为一体,在艾灸过程中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对经络和穴位进行刮痧和按摩,同时,在刮痧过程中也能通过艾火热力起到温灸补益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和提升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艾灸刮痧罐,包括采用景德镇高温陶瓷作为原料烧制而成的罐体1,罐体1可以经受1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有效防止在艾火燃烧过程中出现罐体爆裂的现象。罐体1由内壁1-1和外壁1-2组成,内壁和外壁上端连接,连接处为圆滑的倒角1-3;内壁和外壁之间为中空设计1-4,中空设计的罐体可以有效的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内壁1-1底部均匀的设有3个底部孔2,外壁1-2底部均匀的设有6个底部孔3;内壁1-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顶部朝向罐体内的螺丝4,螺丝4的主体部分位于罐体内、螺帽位于内壁外。内壁上部和外壁上部均匀的设有3个相通的排气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双高艾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双高艾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艾灸治疗仪灸头装置
- 下一篇:干式足浴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