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流路结构及室内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627.2 | 申请日: | 2012-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结构 室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流路结构及室内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室内换热器,特别是家用空调壁挂式室内换热器,目前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换热器结构,其中,室内换热器基本为统一规格的管径,如7mm、6mm、6.35mm、5mm等,这种统一规格管径的特点是不能根据不同管径在不同流动区域的换热特点进行不同排布设置,由此导致空调室内换热器整体换热性能较差。
目前,也有采用如图2所示的弧形式不同管径组合的室内换热器,该室内换热器可以根据制冷剂在不同管径内的换热特点进行排布,具有很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这种换热器结构中,翅片和胀管设备是整体式,不具备通用性,并且翅片和胀管模具价格很高,对应普通机型则显得成本较高,不易大规模应用。
此外,随着国内外空调能效标准的不断提升,需要在传统室内换热器的基础上加大室内换热器,如增加换热器管数或者换热器长度,此种情形下,对于管径较大的管(如7mm)而言,则成本会急剧增加;对于管径相对较小的管(如5mm)而言,由于换热器流程阻力相对较大,流路及配管非常复杂,同时各流路也不容易分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流路简单、通用性好以及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流路结构及室内换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流路结构,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小于后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后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为6-8mm,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为3-6mm。
优选地,所述前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为5mm,所述后换热器中换热管的管径为7mm。
优选地,所述前换热器为多折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后换热器设有总进口和总出口,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由所述总进口进入所述后换热器,先经过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面前排一到两根换热管,再分多路进入所述前换热器,经过换热后汇总进入所述后换热器,由所述总出口流出;在制热工况下,制冷剂的流路方式与上述过程相反。
优选地,该换热器流路结构还包括两分配器,两分配器均连接在所述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之间;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由所述总进口进入所述后换热器,先经过所述后换热器迎风侧两根换热管,再通过其中一分配器分四路进入所述前换热器,经过换热,再通过另一分配器汇总后,分两路进入所述后换热器,由所述总出口排出;在制热工况下,制冷剂的流路方式与上述过程相反。
优选地,所述后换热器设有总出口,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先分多路进入所述前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再进入所述后换热器,由所述总出口流出。
优选地,该换热器流路结构还包括两分配器,其中一分配器与前换热器连接,另一分配器连接在所述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之间;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先经过其中一分配器分四路进入前换热器,经过换热后,再经另一分配器汇总后分两路进入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前排换热管,由所述总出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室内换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器流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流路结构及室内换热器,在换热器的前换热器部分和后换热器部分分别设置不同管径,再根据制冷剂在不同管径换热特点调整流路来提升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由于前换热器的各换热管管径相同,后换热器的各换热器管径相同,使得换热管的翅片和胀管可直接借用现有的模具,由此满足大规模低成本生产要求;另外,由于在前换热器部分采用较小管径,在后换热器部分采用较大管径,根据制冷剂不同流动状态在不同管径换热特点,在两相区,充分利用小管径和较多流路提升制冷剂在两相区换热性能;在气相区,充分利用较大管径和较少流路提升制冷剂在管内流动速度提升单相区换热性能,由此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效率不高、模具不具有通用性以及成本和流路复杂的不足之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室内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种室内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流路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流路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流路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流路结构,包括:前换热器1和后换热器2和两分配器3,两分配器3均连接在所述前换热器1和后换热器2之间,所述前换热器1中换热管的管径D1小于后换热器2中换热管的管径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温度显示功能的太阳能计算器
- 下一篇:一种用户界面处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