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产品高效率的反激式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4940.6 | 申请日: | 2012-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晏;叶眀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3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60000 福建省福州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液晶显示 产品 高效率 反激式 电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的电源系统,具体指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产品的主开关反激式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一种输出功率在150W左右的液显示产品的电源系统局部电路图。市用交流电经EMI滤波电路01进行EMI滤波后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02进行全波整流后输出一脉动直流电压作为PFC升压电路03(升压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输入电压,经过PFC升压电路03升压后从输出一约为400V左右直流电提供给主开关反激式电源的变压器T01做电压转换,经整流二极管D03整流后再经过电解电容C03、电感L01、电解电容C04滤波电路滤波后输出如:24V直流电作为液晶面板灯管的驱动电路的输入电压,且24V直流电经反馈控制电路07进行采样反馈处理后输出给驱动芯片U01的反馈输入端,使驱动芯片U01能及时控制变压器T01输出能量,以便输出稳定的24V直流电,PFC升压电路03升压后输出约为400V提供给待机电源电路05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如:5V直流电作为主板电路08的供电电压,主板电路08的微控制器(MCU)或是图像处理器输出一PS_on的信号来控制供电控制电路04是否提供Vcc供电电压给主开关反激式电源的驱动芯片U01及PFC升压电路03内部的驱动芯片,以便在待机条件下供电控制电路04能接收PS_on低电平(low)信号,使供电控制电路04停止向驱动芯片U01及PFC升压电路03的驱动芯片输出供电电压,从而使主开关反激式电源及PFC升压电路03停止工作,达到待机时更加节能。
待机电源电路05输出一供电电压提供给供电控制电路04,从供电控制电路04提供给驱动芯片U01作为供电电压;并提供给PFC升压电路03内部的驱动芯片作为供电电压。在主开关反激式电源的变压器T01的初级侧绕组N01的打点端与非打点端之间还接一由二极管D01、电容C02、功率电阻R02组成的RCD吸收钳位电路06,以吸收N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Q01截止时漏极所产生尖峰电压,确保场效应晶体管Q01漏极所产生电压在任何时间都不超过该N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本身的最大耐压规格,且存在一定的设计宽度;在N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Q01截止时,N沟道的场效应晶体管Q01漏极与源极之间产生电压Vds(Q01)=PFC输出电压+变压器T01的次级绕组N02反射电压+变压器T01漏感产生的尖峰电压。
Vf--整流二极管D03正向导通压降;Np-变压器T01初级绕组N01的圈数;
Ip--流过变压器T01初级绕组N01峰值电流;Ns--变压器T01次级绕组N02的圈数;
Lpk--变压器T01初级绕组N01的漏感;Coss—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Q01输出寄生电容;
C02--RCD吸收钳位电路06中的电容;Cp------变压器寄生电容;
假设:Vf=0.7V;Np=48T;Ns=6T;Ip=2.5A;Lpk=9uH;Coss+Cp=1000pF;
C02=1500pF时,Vds(Q01)=400V+24.7V*48/6+(2.5*3000/50)V=747.6V,故场效应晶体管Q01通常需要选最规耐压规格为800V的N沟道场效应晶体管,且在Q01截止时,由于变压器T01初级绕组N01的打点端比非打点端电压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4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