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自定位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6859.1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关斌;李银铃;刘桂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灭弧室杯状纵磁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触头。
背景技术
断路器用真空灭弧室触头材料主要采用Cu-Cr合金材料,Cr与氧亲和力强,极易氧化,且氧化后在真空中不能分解还原。杯状纵磁结构的灭弧室需要先装配并钎焊触头部件,在生产触头部件时Cu-Cr合金触头很容易氧化,且触头部件在生产出后到整管装配的过程中,触头盘也会氧化和污染,需要再次进行净化处理,而组装好的触头部件结构相对复杂而封闭,净化处理较困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作为电点接触表面的Cu-Cr合金材料触头盘的表面状态,要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的方式之一是在整管组装时再装配净化处理好的Cu-Cr合金触头盘,一次钎焊封排成整管。而目前采用的平面结构触头盘、触头托盘、触头杯之间没有限位结构,钎焊前可以相互之间围绕轴线转动。灭弧室采用一次封排方式,在整管组装时再装配触头盘,由于装配管壳后,触头无法再目视调整,钎焊封接前,组装好的整管各零部件只是松散的组装在一起,后续零件在装配时,由于需要周向调整,因而易造成触头盘与触头托盘开槽错位而不能采用;生产效率低,成品率不高,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自定位触头,生产、装配方便,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自定位触头,包括触头盘、触头托盘、支撑座、触头杯;所述支撑座支撑在触头杯和触头托盘之间,触头托盘、支撑座、触头杯三者形成一个闭合腔体,所述触头盘连接在触头托盘的外表面上,触头盘内表面设有凸榫、触头盘开槽,触头托盘外表面设有与凸榫、触头盘开槽相适配的凹槽、托盘开槽,所述触头托盘设有内侧面与触头盘的外缘相适配的凸缘。
优选的,所述触头盘与触头托盘的连接方式为钎焊。
进一步的,所述凸榫设置在触头盘中心位置,所述触头盘开槽有多个,并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触头盘开槽为偶数个并等角度分布,凸榫为长方形,凹槽为圆头长孔。
优选的,所述触头盘开槽为奇数个,凸榫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触头在整管组装时才进行灭弧室的核心零件——触头盘的装配,避免了触头盘氧化污染造成的质量隐患,减少了触头部件净化处理的步骤和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触头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触头托盘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触头盘仰视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触头托盘俯视示意图;
图中:1-触头盘、2-触头托盘、3-支撑座、4-触头杯、11-凸榫、12-触头盘开槽、21-凹槽、22-托盘开槽、2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真空灭弧室杯状纵磁自定位触头,包括触头盘1、触头托盘2、支撑座3、触头杯4;支撑座3支撑在触头杯4和触头托盘2之间,触头托盘2、支撑座3、触头杯4三者形成一个闭合腔体,所述触头盘1连接在触头托盘2的外表面上,触头盘1内表面设有凸榫11、触头盘开槽12,触头托盘2外表面设有与凸榫11、触头盘开槽12相适配的凹槽21、托盘开槽22,触头托盘2外设有内侧面与触头盘1的外缘相适配的凸缘23。
优选的,触头盘1与触头托盘2的连接方式为钎焊。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凸榫11设置在触头盘1中心位置,触头盘开槽12有多个,并呈放射状分布。
优选的,触头盘开槽12为偶数个并等角度分布,凸榫11为长方形,凹槽21为圆头长孔;使得触头盘1相对于触头托盘2可180°换向安装,减轻劳动强度。
优选的,触头盘开槽12为奇数个,凸榫11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凸榫11、凹槽21组成的榫卯结构限制触头盘1与触头托盘2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达到保证触头盘开槽12与触头托盘的开槽22准确对位;触头盘1与触头托盘2的径向定位,由触头盘1的外缘与触头托盘2的凸缘23内侧面的配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器
- 下一篇:一种真空交流接触器的灭弧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