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616917.0 申请日: 2012-11-20
公开(公告)号: CN202970684U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蔡晓波;刘东友;张建军;孟刚;田彦民;郭嗣杰;程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主分类号: E21B47/00 分类号: E21B47/00;E21B47/017
代理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付雷杰;高燕燕
地址: 056027***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核测井 抗振伽马能谱 探测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倍增管(1),光耦合器(2),闪烁体(3),径向右减振轮(4)、径向左减振轮(4’)、闪烁体自带固定螺杆(5),探测器连接孔(6),稳谱源(8),仪器外壳(9),探测器封装壳体(10),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氟橡胶减振套(12),轴向减振弹簧(13),压力调节螺杆(14),高压输入线(15); 

所述的探测器封装壳体(10)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内部安装闪烁体(3)、光耦合器(2)、光电倍增管(1)、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压力调节螺杆(14)、轴向减振弹簧(13): 

所述的闪烁体(3)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的直径与探测器封装壳体(10)内径一致;闪烁体(3)轴向一端装有固定螺杆(5),另一端的端面涂覆有导光硅脂,为联接端面,联接端面上粘贴有所述的光耦合器(2);所述的闪烁体(3)内部带有稳谱源(8); 

所述的光电倍增管(1)为阶梯圆柱,分为小直径端和大直径端;大直径端直径与闪烁体(3)的直径一致,大直径端端面与闪烁体(3)的联接端面通过光耦合器(2)相连;小直径端套有所述的氟橡胶减振套(12); 

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为带有圆柱形凹槽的圆柱结构,压力调节螺杆(14)穿过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的凹槽底面中心,压力调节螺杆(14)和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之间机械固定,带压力调节功能的螺杆(14)凹槽内的一端带有螺杆平台,螺杆平台上装有所述的轴向减振弹簧(13);光电倍增管减振器(11)的凹槽内径与光电倍增管(1)的套有氟橡胶减振套(12)的小直径端直径一致,供小直径端装入,小直径端端面与轴向减振弹簧(13)相抵;光电倍增管减震器(11)与探测器封装壳体(10)固连; 

所述的探测器封装壳体(10)轴向两端分别带有径向右减振轮(4)和径向左减振轮(4’),压力调节螺杆(14)穿过径向左减振轮(4’)的中心,固定螺杆(5)穿过径向右减振轮(4)的中心;压力调节螺杆(14)与径向左减振轮(4’)固连,固定螺杆(5)与径向右减振轮(4)固连;探测器封装壳体(10) 连同径向左减振轮(4’)和径向右减振轮(4)置于仪器外壳(9)内; 

所述的仪器外壳(9)为圆柱形壳体,仪器外壳(9)轴向两端带有机械连接端面,固定螺杆(5)和压力调节螺杆(14)固定在机械连接端面中心,将带有径向右减振轮(4)和径向左减振轮(4’)的探测器封装壳体(10)悬空支撑于仪器外壳(9)壳体内部; 

所述的高压输入线(15)连接光电倍增管(1),通过压力调节螺杆(14)穿出仪器外壳(9)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探测器还包括有:探测器右定位卡环(7)和探测器左定位卡环(7’); 

所述的仪器外壳(9)的机械连接端面上设有环状卡槽,环状卡槽内分别安装探测器右定位卡环(7)和探测器左定位卡环(7’),固定螺杆(5)穿过探测器右定位卡环(7)的中心,压力调节螺杆(14)穿过探测器左定位卡环(7’)的中心;压力调节螺杆(14)、左定位卡环(7’)和左减振轮(4’)之间固连;固定螺杆(5)、右定位卡环(7)和径向右减振轮(4)之间固连; 

仪器外壳(9)的壳体内径与径向右减振轮(4)和径向右减振轮(4’)直径一致,均大于探测器封装壳体(10)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探测器还包括卡销(16); 

所述的光电倍增管减震器(11)通过卡销(16)与探测器封装壳体(10)固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闪烁体(3)采用NaI单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倍增管(1)采用快响应双碱光电倍增管。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核测井抗振伽马能谱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左减振轮(4’)和径向右减振轮(4)为锯齿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6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