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定子通孔轴承永磁陀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19767.9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来;李德才;杨凤英;齐国华;郭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6/04 | 分类号: | H02K16/04;H02K5/1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轴承 永磁 陀螺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陀螺仪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定子通孔轴承三相永磁陀螺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永磁陀螺电机采用外转子、单定子、分裂式轴承结构。转子置于定子外侧,以满足陀螺仪所需的动量矩。定子在转子内部,与轴固联。转子上安置永磁磁钢,定子上安置绕组线圈。定子绕组通以三相电流形成定子电枢磁场,与转子永磁磁钢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旋转力矩,使电机旋转并达到同步状态。现有的这种传统永磁陀螺电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定子采用微晶玻璃陶瓷加工,线圈直接粘贴在微晶玻璃陶瓷定子架上,然后与同样是微晶玻璃陶瓷材料加工的外罩配合、胶接封闭。由于微晶玻璃陶瓷材质孔隙大,清洗困难,因此对动压气体轴承污染严重,易导致动压气体轴承失效。
2、转子由两只轴承盖、转子环、磁钢以及屏蔽环组成。首先,磁钢以及屏蔽环安装于转子上,组成转子组件,然后两只轴承盖分别置于转子组件两侧,通过止口和螺钉定位,与转子组件连接,得到转子。轴承为分裂式结构,双孔轴颈轴承。两轴承分置于两只轴承盖上,轴承孔与轴构成径向轴承,轴承盖端面与止推板构成止推轴承。轴承盖与转子用止口和螺钉定位,长时间使用后有位置变化、有振动,同心度难于保证,加工、研磨、装配复杂,装拆时容易变化,对动不平衡量影响大,导致仪表精度有变化。
3、由于转子与轴承零件不是同一种材料,其线膨胀系数不一致,热变形影响大,易造成轴承轴向间隙变化,导致轴承性能变差甚至轴承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加工、装配简便,轴承精度、性能易于保证,电机可靠性高的双定子通孔轴承永磁陀螺电机。本电机采用通孔轴承、双定子电机解决轴承受定子污染以及轴承间隙变化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定子通孔轴承永磁陀螺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止推板和轴,其特征在于:轴同轴套装在转子轴承套的轴承孔内,两个止推板按动压气体轴承的工作方式分别安装在轴的左右两端,并用内螺母固定,转子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定子,该两个定子用外螺母固定在轴上。
而且,所述的转子由轴承套、磁钢、转子环和导磁环构成,轴承套的轴心同轴制出一个轴承孔,轴承套同轴安装在转子环内,转子环的左右两侧对称制出两个环形安装槽,每个环形安装槽内均同轴安装一个环形的磁钢,每个磁钢的外壁与转子环之间均安装一个导磁环,每个磁钢的内壁与转子环之间均同轴夹装一个环形的定子。
而且,所述的磁钢为永磁多极整体环磁钢。
而且,所述的两个定子通过线路电连接,该两个定子的外端分别固装在各自的支撑架上,该支撑架用外螺母固定在轴上。
而且,所述的定子为无铁芯结构,定子的外端安装在陶瓷骨架上,定子绕组线圈粘贴在陶瓷骨架上,经整型、装模、真空灌胶、固化、脱模等方式将绕组密封,定子绕组采用三相星形连接方式,左右两只定子上分别装上一套独立三相的绕组,采用专用的控制模块,导通方式为两相导通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电机的定子为无铁芯结构,选用致密性好的陶瓷作为骨架支撑材料,定子绕组线圈粘贴在陶瓷骨架上,经整型、装模、真空灌胶、固化、脱模等方式将绕组密封。该加工方法可以保证定子表面光滑、易清洗,能降低对轴承的污染、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由于定子为无铁芯结构,因此电机工作时没有铁耗,能降低电机功耗,并可通过提高磁钢性能增加电机工作气隙磁密,可以减少电机绕组匝数,同时增加绕组线径,可有效减小阻值、减少铜耗、提高电机效率。
3、本电机的磁钢采用永磁多极整体环磁钢,其对称性好,可消除多块磁钢组成的多极环质心不稳定的缺陷,转子整体程度高。同时转子环和导磁环均选择膨胀系数与磁钢接近材料,使磁钢、导磁环与转子环构成了一个刚体,保证转子质心的稳定性。
4、本电机转子的轴承套、磁钢、转子环和导磁环的安装方式均采用径向配合方式,无止口配合、螺钉定位,使得转子结构刚度大、稳定性好,分裂式轴承结构中两轴承孔被通孔轴承结构中的一个通孔取代,加工时容易保证同心度,装拆时轴承参数不受影响,提高了动量矩轴和马达轴的一致性;轴承加工尺寸一致好,旋转起来后,轴承变形要远小于分裂式结构,在静态和动态下,轴承间隙能够保证不变,因此轴承的轴向刚度容易得到保证,柔度差小降低了陀螺仪的不等刚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陀螺仪与加速度平方有关的漂移系数,从而有效提高陀螺抗振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19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