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2336.8 | 申请日: | 201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宇;荣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蔚蓝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光纤 透射 传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感技术的革命,光纤传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越来越多成为技术研发的重点,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各个重要的领域中;光纤传感以其监测距离远,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特别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如隧道火灾监测,大坝坝体安全监测,电力设施中的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电力设施的安全监测,石油石化领域中的油气泄漏等方面特别的关注与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产品为光纤光栅和与之连接的传感器。光纤光栅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温度传感元件,无论在技术成熟度,还是成本上都已经取得了实质的突破。光纤光栅用于温度传感的主要优点体现在:不受电磁干扰,电绝缘性好;耐久性好;质量轻、体积轻、对结构影响小、易于布置;既可以实现点测量;绝对测量;节省线路,只用一根线就可以传送温度状态信号;信号、数据可多路传输,便于与计算机连接,单位长度上信号衰减小;灵敏度高,精度高;频带宽,信噪比高等。因此,光纤光栅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国内对光纤光栅研发的企事业单位较少,且多是处于研发起步阶段,对光纤的光路结构的研发目前还没有达到光路结构无分光项和无分光器件,光强无额外的损失;光强信号的信燥比大;光在通过传感器的传感片时,只经过一次,对信号感知灵敏度较高,安装较为简单,可以用作较长线路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该光路结构无分光项和无分光器件,光强无额外的损失;光强信号的信燥比大;光在通过传感器的传感片时,只经过一次,对信号感知灵敏度较高,安装较为简单,可以用作较长线路等特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是由光源、光纤和光电探测器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光路结构还设有传感片,各个部件的连接关系为:光源发出的光信号与一根光纤的端面进行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面与传感片的一面进行连接;该传感片的另一面与另一根光纤的端面进行连接,该光纤的另一端面与光电探测器进行连接。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源与光纤端面同轴,且光源与光纤之间的距离在10mm之内。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两根光纤端面与传感片之间为无缝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且两根光纤与传感片之间为同轴。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纤的端面位于传感片的中央区域。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纤的散射出的光全部落入传感片的传感区域内。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传感片采用含SiO2的介质材料传感片、半导体材料传感片或光学晶体材料传感片中的一种。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纤采用石英玻璃制造的单模光纤或者采用石英玻璃制造的多模光纤中的一种。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源的中心波长范围为800nm—900nm;所述光源的投射角度范围为±1°—±60°。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可以将光源转换为电流/电压等电能信号中的一种。
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积为2.25m㎡—100m㎡。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光路结构无分光项和无分光器件,光强无额外的损失;光强信号的信燥比大;光在通过传感器的传感片时,只经过一次,对信号感知灵敏度较高,安装较为简单,可以用作较长线路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根光纤,2为第二根光纤,3为传感片,4为光电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强度型光纤透射式传感器的光路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蔚蓝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蔚蓝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2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阳极炉铜模顶杆自动捶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