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山区电网的灾害预警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3544.X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6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唐龙江;凌晓斌;盛俊英;朱兵;张峻林;王阳;李宏山;王承玉;汪庆武;孙丙元;罗志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区 电网 灾害 预警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区电网的灾害预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社会的发展进步,电力作为社会性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实现对于电力设施的快速建设及有效保护,也一直是其领域内技术人员所迫切研究的技术问题。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的影响,黄山市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冰冻、洪水、地质灾害是黄山市常见的自然灾害,对黄山市电网构成较大的威胁。2008年1月下旬以来,数十年不遇的大雪灾袭击了黄山市,造成全市35kV线路受损8条,断线42处,倒、断杆塔39基,10kV线路受损141条,倒、断杆(塔)2278基,受损线路长610.1公里,低压台区受损3143个,损失配变20台,0.4kV及以下低压线路受损倒杆3801基,全市受灾人口27.2万余户,投入抢修人员16200余人次,直接经济损失5318万元。因此,开展山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研究十分必要。上述灾害在当子站处于丘陵山区等地域时尤为明显,其线路更是常因雷击、积雪、农民砍木、烧山和新树技、竹苗长至高压输电导线处等原因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故障发生后,保护人员往往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赶至变电站查看故障波形和保护事件记录,从而造成事故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进而给其维护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且工作可靠稳定的用于山区电网的灾害预警处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山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山区电网的灾害预警处理系统,包括主站及子站,主站内布置处理模块及数据存储模块,各子站处布置气象数据采集模块;气象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子站处原始气象信息并适时传输至主站处的处理模块处,处理模块将原始气象信息进行初始处理后,与数据存储模块内的历史天气数据以及气象台气象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得出相应子站是否为气象事故发生点的结论:如若该子站不是气象事故发生点,系统无预警,如该子站为气象事故发生点,系统则发出预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方案后,可有效的省去了去现场查看故障信息而耽误的时间,处理模块的应用则更有利于帮助调度人员快速准确判断故障性质,综合分析事故成因,以便于及时作出事故处理方案;由于调度人员可适时获取所监测子站的相关信息,从而有效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最终减少了长时间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及时准确的掌握子站实时气象情况,从而起到对相应子站处的短期气象做出较准确预测的目的,以对雷击、覆冰、暴雨等自然灾害情况做出准确预警,进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山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最终也就有效的降低了相应的经济损失,也更有利于提升供电公司的服务形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山区电网的灾害预警处理系统,包括主站10及子站20,主站10内布置处理模块11及数据存储模块12,各子站(20)处布置气象数据采集模块21;气象数据采集模块21获取子站20处原始气象信息并适时传输至主站10处的处理模块11处,处理模块11将原始气象信息进行初始处理后,与数据存储模块12内的历史天气数据以及气象台气象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得出相应子站20是否为气象事故发生点的结论:如若该子站20不是气象事故发生点,系统无预警,如该子站20为气象事故发生点,系统则发出预警,实际如图1所示。
在实际使用时,其主站10内可相应设置如集模型管理、工作流引擎、权限管理、业务组件、日志管理模块等,以具体化实现处理模块11的相关功能操作,各子站20处的气象数据采集模块21可具体为相应的采集终端等,以实现向主站10处发送数据信息的功能,主站10内各工作部件解析采集终端采集的气象数据信息并比对其内数据库数据,作出对电网网架结构的拓扑分析计算,从而找出电网设备的状态和拓扑关系,最终得出事故发生点并对事故发生点的准确判断进行数据支持,具体如图1所示;此时,主站10内的调度人员即可对其数据处理进行适时获取。这样,在事故或灾害来临时,主站10即作好事先准备,并可通过多种方式向气象事故发生点的受害区域进行多通道供电,以杜绝因单根线路出问题而导致的该区域无法供电问题,最终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网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精度高,能够通过历史气象信息数据分析,结合当前实时气象信息,做到短时间内精度较好的气象预警。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气象数据采集模块21包括覆冰监测模块、山火监测模块、暴雨监测模块以及落雷监测模块。更具体则为:通过落雷监测模块,以系统实时监测落雷信息,分析线路跳闸的雷击相关性及查找雷击故障点的大致范围,从而获取相应可能的受害子站10信息,以实现其提前预警;相应的,通过系统的覆冰监测模块获取信息,如在重点线路杆塔上进行安装覆冰监测装置,从而采集该子站10处的微气象数据、杆塔和导线或地线的受力情况,并推导出线路或杆塔的覆冰厚度;通过系统监测山区重点地区的山火情况,及时做好山火的预警防范工作;通过系统实施监测暴雨情况,结合离线的应急处置预案应对暴雨灾害等等。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的实时分析信息与调度人员的人工干预机制相结合,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了山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灵活性,其整体框架可直接依附于现有子站10与主站20的工作平台,易于操作而工作可靠稳定,市场前景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黄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5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机械及其遥控装置
- 下一篇:基于ZIGBEE的火灾监测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