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3777.X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8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秦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大庆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工作速率日渐提高,相应地其产生的热量也增多,为使电子元器件能高速运作,需要将其产生的热量尽快排放掉,否则电子元器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被高温烧毁。目前常用的散热方式是在发热的电子元器件上装设散热模组,该散热模组一般包括多个散热鳍片及贯穿该些散热鳍片的热管,热管将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送至散热鳍片上,由大面积的散热鳍片与外界空气热交换进行散热。现有的散热模组的热管与散热鳍片的连接方式一般是紧固配合或焊接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1,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在散热鳍片100上开设沟槽102,该沟槽102的截面呈圆弧形,且,其弧长大于半圆弧长,以便将热管300卡设于该沟槽102内,其具体操作方式为,先在散热鳍片100上开设沟槽102,再将热管300穿设于沟槽102内,然后再将穿设有热管300的散热鳍片100置于高温炉中使散热模组发生热膨胀,由于热管300与散热鳍片100的导热系数不同,可实现热管100在沟槽102处与散热鳍片100紧固配合,该生产过程需要定制特殊道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且产量较低,一台机器一个班次只能生产100-200个散热模组。
请参阅图2,为另一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固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该种结构在散热鳍片100’的沟槽102’内壁设有卡合槽104,热管300’对应卡合槽104设有凸耳302,其组装时,热管300’容置于沟槽102’内,凸耳302卡设于卡合槽104内,其结构复杂,难加工,不利于成本控制。
请参阅图3,为现有散热鳍片与热管焊接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散热鳍片100”上设有供热管300”穿入的开孔106,开孔106旁设有供焊液浇注的焊孔108,装配时,先将热管300”穿入开孔106中,再从焊孔108处注入焊锡液使热管300”焊接于散热鳍片100”上,该生产工艺复杂,需要增加焊锡环节,成本较高;且该生产过程一般采用流水线作业,耗费工时,一条线一个班次一般能生产1000-1500个散热模组;此外,生产过程中散热鳍片需要一片片穿进热管,而每片散热鳍片的开孔大小是标准的,随着散热鳍片穿进热管数量的递增,散热鳍片与热管的紧度会逐步下降,进而影响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其采用挤压方式将热管安装于散热鳍片上,工艺简单,散热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散热器及安装于散热器上的第一热管,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及设于基板上的数片散热鳍片,所述每一散热鳍片朝向基板的端面上设有一第一容置槽,该些第一容置槽彼此对齐,所述基板对应该些第一容置槽设有开口,所述第一热管通过挤压变形安装于所述开口及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热管对应散热鳍片容置槽壁变形形成第一凹陷,使所述散热鳍片与第一热管之间形成紧配合。
所述基板为矩形板材,其包括下表面及与下表面相对设置的上表面,所述散热鳍片设于该上表面上;所述散热鳍片包括朝向基板的下端面及与下端面相对的上端面,所述散热鳍片的下端面连接于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容置槽贯穿散热鳍片的下端面。
所述第一容置槽为弧形槽或U形槽。
所述第一容置槽为半圆形槽或半圆形槽再沿切线方向向外延伸的U形槽。
所述基板与所述散热鳍片由高导热系数的铝合金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第一热管的远离第一容置槽的表面为平面,其与基板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散热鳍片上还设有一第二容置槽,该第二沟容置槽设于散热鳍片的上端面上。
还包括对应第二容置槽设置的第二热管,该第二热管通过挤压变形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热管对应散热鳍片容置槽壁变形形成第二凹陷,使所述散热鳍片与第二热管之间形成紧配合。
所述第二热管的远离第二容置槽的表面为平面,其与散热鳍片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还包括“U”形连接管,该连接管一端连接第一热管,另一端连接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及连接管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散热模组,在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上设置容置槽,将热管容置于该容置槽内,并通过挤压使得热管对应散热鳍片容置槽壁变形形成凹陷,使所述散热鳍片与热管之间形成紧配合,进而将热管固定安装于散热器上,热管与散热鳍片紧密配合,更利于热传导,进而提高散热模组的散热效果,且结构简单,产能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大庆,未经秦大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3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框压滤机
- 下一篇:丝瓜络纤维卷烟滤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