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引脚自动打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4852.4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莉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引脚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引脚自动打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国内新兴电子整机行业如计算机等的高速增长,以及传统行业如彩电业等重要的电子行业的生产也都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市场对片式电容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内生产电容器的企业纷纷抓住这一机遇,调速产业结构,扩大产能,各企业扩大产能的一个途径就是引进自动片式电容器座机设备,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就是对电容器引脚进行打扁,以满足下游产业安装的需求。但现有技术中座板机上的整脚冲压杆为平面,由于力度不可控制,导致打扁后的电容器引脚宽窄、厚度不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中国专利号“200920055144.1”公开了一种座板机打扁装置,其公开日为2010年02月10日。其技术方案包括两根冲压杆,所述冲压杆与所述挡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9mm~0.23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3mm~0.8mm。
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缺陷:一、电容器打扁引脚时一般手动拉动拉杆,但是人力每次拉动所产生的力量大小不一,从而使电容器引脚的打扁程度也不一样,造成电容器的质量参差不齐;二、由于采用手动拉动拉杆打扁电容器引脚,打扁效率极低,且还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打扁电容器引脚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器引脚自动打扁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自动打扁电容器引脚,还使冲压杆每次的冲击力量相同,提高了电容器引脚打扁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器引脚自动打扁装置,包括座板、拉杆、两根水平拉杆、两杆竖直拉杆、支撑杆、两根冲压杆、挡块,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座板上,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直拉杆的中部活动连接,两根所述竖直拉杆的下部分别与两根所述水平拉杆活动连接,两根所述水平拉杆与所述拉杆活动连接,所述挡块设置在两根所述冲压杆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座板上,所述冲压杆与所述挡块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缸,所述拉杆与气缸的活塞导杆连接。
所述座板上部设置有控制气缸的开关。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与中国专利号为“200920055144.1”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气缸,并使所述拉杆与气缸的活塞导杆连接,采用气缸代替手动驱动拉杆,不仅打扁的效率更高,还使冲压杆每次的冲击力量相同,大幅提高了电容器的质量和精度。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座板上部设置有控制气缸的开关,此设置方式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地控制气缸进行打扁工作,有利于提高打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座板,2、拉杆,3、水平拉杆,4、竖直拉杆,5、支撑杆,6、冲压杆,7、挡块,8、气缸,9、开关,10、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容器引脚自动打扁装置,包括座板1、拉杆2、两根水平拉杆3、两杆竖直拉杆4、支撑杆5、两根冲压杆6、挡块7,所述支撑杆5固定在所述座板1上,所述支撑杆5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直拉杆4的中部活动连接,两根所述竖直拉杆4的下部分别与两根所述水平拉杆3活动连接,两根所述水平拉杆3与所述拉杆2活动连接,所述挡块7设置在两根所述冲压杆6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座板1上,所述冲压杆6与所述挡块7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凹槽,还包括气缸8,所述拉杆2与气缸8的活塞导杆连接。
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座板1上部设置控制气缸8的开关9。
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局限于气缸8驱动方式,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其它驱动方式进行打扁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拉杆2在受到上下作用力时,带动两根水平拉杆3上下运动,水平拉杆3再带动两根竖直拉杆4左右摆,由于两根竖直拉杆4的中心固定在支撑杆5的两端,通过杠杆原理使两根冲压杆6与挡块7进行冲压,将电容器10的两根引脚快速地放置在挡块7两侧,并使电容器10的引脚与凹槽相对应,启动气缸8的开关9,气缸8驱动拉杆2带动冲压杆6对电容器10引脚冲压,由于设置了气缸8和控制气缸8的开关9,因此大幅提高了电容器10的打扁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莉,未经李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48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