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茶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5620.0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平;郑一利;余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茶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安全茶壶。
背景技术
茶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茶壶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壶来泡茶和盛茶,独自酌饮的。茶壶一般由壶盖、壶身、壶把、壶嘴组成,由于茶壶的各部件有细微的差别,使得茶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壶的式样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六角形、栗子形等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取其端正浑厚故也。现有的壶盖与壶身之间通常是不定位的,使得壶盖可以在壶身上旋转,使得两者之间发生摩擦,从而产生碎末进入到壶身内,对使用者来讲,具有一定的健康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安全茶壶,能够使得壶盖定位在壶身上,壶盖与壶身之间不发生旋转摩擦,消除健康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安全茶壶,包括壶盖、壶身、壶把、壶嘴,所述壶身的顶部开口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壶盖底部设有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卡槽采用两个,均匀环设在壶身的顶部开口处边缘,所述卡块对应采用两个。卡接稳定,便于使用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壶盖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扣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使用者拿取壶盖。
作为优选,所述扣槽采用两个,以壶盖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符合人机工程学,便于使用者使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安全茶壶,在壶身的顶部开口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同时在壶盖底部设有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块,使得壶盖定位在了壶身上,壶盖与壶身之间不发生旋转摩擦,不会产生碎末进入到壶身内,消除了健康安全隐患;采用了设有扣槽的壶盖,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便于使用者拿取,符合人机工程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壶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安全茶壶,包括壶盖1、壶身2、壶把3、壶嘴4,所述壶身2的顶部开口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槽5,所述壶盖1底部设有与卡槽5配合卡接的卡块6。所述卡槽5采用两个,均匀环设在壶身2的顶部开口处边缘,所述卡块6对应采用两个。所述壶盖1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扣槽7。所述扣槽7采用两个,以壶盖1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
实际工作时,使用者将手指扣住扣槽7,即可方便地拿取壶盖1,然后将壶盖1放在壶身2的开口处,利用卡块6卡槽5配合卡接,使得壶盖1定位在了壶身2上,壶盖1与壶身2之间不发生旋转摩擦,不会产生碎末进入到壶身2内,消除了健康安全隐患。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 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5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茶杯
- 下一篇:用于电磁开关装置的灭弧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