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管机防划芯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5806.6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1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涛;汤国振;陈勇;蒋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0 | 分类号: | B21B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2142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管机防划芯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管机芯棒,具体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
背景技术
无缝钢管生产的主要生产设备-冷轧管机的加料方式多采用尾端加料,加料时轧机芯棒固定,管坯从芯棒尾端处被推料装置轴向推进到待轧制区域,在整个加料过程中,轧机的芯棒是位于管坯中的,由于芯棒在轧机上没有有效的支撑,特别是较长的管件生产中,近15m长的芯棒压在钢管内表面上,因其自重和表面粗糙的原因,在加料过程中的钢管内壁与芯棒间的摩擦往往会造成管坯的内壁划伤,而被划伤的部位在经过轧制变形后不易被消除,这样将影响成品管的内壁质量,造成成材率降低。在钢管被芯棒划伤的同时,芯棒的外表面往往也会出现相应的划伤,且多为点和线的形式,线为摩擦时被划出的凹槽,点为凹槽末端被带出金属堆积的金属瘤,在管坯通过芯棒时,芯棒上凸出的金属瘤会对钢管的内壁形成划伤。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把芯棒上的金属瘤清理干净,短时间会使划伤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当穿过几支管坯后,芯棒上又会形成新的金属瘤,造成新的划伤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划伤管内壁的芯棒,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芯棒和芯棒束节,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连接,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连接,芯棒束节与芯棒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
芯棒支撑环为圆环,芯棒支撑环的外径大于芯棒直径并小于管坯的内径,面向加料的一侧有斜度,便于加料时管坯的端口能顺利导入。
芯棒尾件与尾端的芯棒之间也有一芯棒支撑环。
芯棒支撑环采用铸造铝青铜制成。
加料时,管坯由推料装置送入芯棒,在管端推进到芯棒尾件处的支撑环处时,由于支撑环的外径大于芯棒直径,芯棒将被支撑环抬起,使管坯内壁与芯棒分离,随着管坯的继续推进,逐个通过芯棒上的支撑环,这些支撑环逐个将芯棒抬高,保证整个加料过程中,管坯内壁只与支撑环接触,不会与芯棒间产生摩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轧管机防划芯棒上增加支撑环后,可以有效防止钢管内壁划伤,并减少了定期清理轧机芯棒表面的工作,降低了生产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轧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冷轧管机防划芯棒,包括芯棒尾件3、芯棒1和芯棒束节2,相邻芯棒之间通过芯棒束节2连接,芯棒尾件3与尾端的芯棒1连接,芯棒束节2与芯棒1之间套有一芯棒支撑环4。芯棒支撑环4通过芯棒束节2与芯棒1的端面将其定位,具体的位置和数量根据管坯的长度定,以每支管坯长度的范围内由2~3个支撑环为宜。
如图2所示,芯棒支撑环4为圆环,芯棒支撑环4的外径大于芯棒1直径并小于管坯5的内径,面向加料的一侧有斜度,便于加料时管坯的端口能顺利导入。
芯棒尾件3与尾端的芯棒之间也有一芯棒支撑环4。保证管坯5从开始通过尾端芯棒时内壁就与芯棒脱离。
芯棒支撑环4采用铸造铝青铜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承受加料时,管坯端口的冲击,同时还有良好的耐磨性,具有相当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会对钢坯5的内壁造成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5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带冷轧机用展平辊
- 下一篇:拉线式油门的电子调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