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钳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6255.5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唐科;潘海涛;周江奇;尧永春;储国平;马若澜;威尔斯·詹姆斯;王培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1 | 分类号: | B23K1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韩英杰;许建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钳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焊钳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一般自动焊钳,存在诸多缺点,如安装空间较大、焊接点与夹持点相距较远、并且焊钳电极磨损不能获得补偿,这样利用率低,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且由于传统的电极的端部设置为锥状,磨损速度快,电极帽与电极座之间一般采用过盈配合,电极帽磨损后不易更换,更换时容易损坏零部件;且这些缺点容易使得零件表面焊点扭曲,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更换的焊钳电极。
一种焊钳电极,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极座及与所述电极座螺纹连接的螺纹电极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电极帽包括:螺纹结构的连接部、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多边体结构的工作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电极帽设置在所述电极座的一端。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电极座活动连接、调节补偿所述螺纹电极帽的调节装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电极座螺纹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为调节螺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电极座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调节装置上、且支撑所述电极座的电极连接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连接座与所述调节装置之间设置有紧固螺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应设置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电极臂、与所述电极臂连接的握杆、与所述握杆的电极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帽与所述握杆锥度配合结构连接。
上述的焊钳电极采用螺纹电极帽,螺纹电极帽与零件接触面积较大,不易磨损,螺纹电极帽利用率高,与电极座采用螺纹连接,通过螺纹结构进行旋进旋出较传统电极帽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焊钳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焊钳电机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焊钳电极100,包括第一电极20。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20包括:电极座22、及与电极座22螺纹连接的螺纹电极帽24。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螺纹电极帽24包括:与电极座22连接的螺纹结构的连接部242、及与连接部242连接的多边体结构的工作部244。螺纹电极帽24设置多边体结构的工作部244以使螺纹电极帽24与待焊接零件的接触面积增大,不易磨损。
进一步,螺纹电极帽24设置在电极座22的一端或与电极座22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的焊钳电极100还包括:与电极座22活动连接、并调节补偿螺纹电极帽24磨损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相对设置于电极座22的另一端。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调节装置与电极座22采用螺纹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调节装置为调节螺栓60。调节螺栓60通过螺纹调节电极座22的高度,从而使螺纹电极帽24磨损后得到补偿。当螺纹电极帽24磨损到一定程度可通过螺纹结构的连接部242旋出,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螺纹结构的连接部242方便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的焊钳电极100还包括套设在调节装置上、并与电极座22连接、以支撑电极座22的电极连接座80。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电极连接座80套设在调节螺栓60的螺栓杆上。进一步,调节螺栓60的螺栓杆上与电极连接座80的连接处设置有紧固螺母82进行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的焊钳电极100还包括与第一电极20对应设置的第二电极90。第二电极90包括:电极臂92、与电极臂92连接的握杆94、与握杆94连接的电极帽96。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电极帽96与握杆94之间采用锥度配合结构连接。第一电极20通过气缸的形成余量补偿电极帽96的磨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6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射频同轴转接器
- 下一篇:儿童追踪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