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挡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7743.8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海;张荣侠;李霞;杨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D4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离合踏板机构的手动挡汽车。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按变速箱选换挡的方式分为手动挡汽车、手自一体式汽车、自动挡汽车。手动挡汽车需用左脚将离合器踏板踩下后再用手操作选换挡手柄,挂入所需的挡位,手和脚须协同操作才能完成挂挡、换挡,并且脚踩离合踏板的速度也须控制好,否则会引起车辆抖动、熄火、加速慢等问题。现在城市经常堵车,需要频繁的踩离合踏板、换挡,驾驶难度大、操作强度高,易疲劳,特别是驾龄短、驾驶不熟练的人和女士,更容易因手脚不协调而手忙脚乱引发事故。手自一体式汽车和自动挡汽车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价格昂贵,且传动效率低油耗大,损坏后维修费用高。
在申请号为200420084094.7的主题为“汽车换挡自动离合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由离合器操作机构、换挡操纵机构和提供工况信号的传感器实现了无需单独操作离合器而实现换挡自动离合的装置。但该装置中的离合器操作机构由机械形式实现,采用复杂的螺旋传动机构改变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式,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无需离合踏板机构的手动挡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挡汽车,包括:
换挡手柄;
由所述换挡手柄操纵的变速箱;
与所述变速箱电气连接的挡位传感器;
从所述挡位传感器接收信号的电控单元;
向所述电控单元传递信号的制动开关、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踏板传感器;
受所述电控单元驱动的电动油泵;
通过离合油管与所述电动油泵连接的离合分泵;
与所述离合分泵通过离合分泵推杆连接的离合器总成。
优选地,所述电控单元还接收来自于手制动开关的信号,且当所述制动开关和所述手制动开关向电控单元提供制动踏板和手制动松开信号时,所述挡位传感器向所述电控单元提供挡位信号。
优选地,所述加速踏板传感器直接与加速踏板电气连接。
电动单元接收来自于制动开关、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踏板传感器和挡位传感器的信号,进而控制电动油泵的运转,实现离合器的动作,无需离合踏板机构,而且由于电控单元是通过电动油泵、离合油管、离合分泵和分泵推杆控制,采用的是液压式离合器操作机构,结构简单,运行过程较机械式更加平稳,故障率低。
进一步地,电控单元还接收来自于手制动开关的信号,且当制动开关和手制动开关向电控单元提供制动踏板和手制动松开信号时,挡位传感器才能够向电控单元提供挡位信号,符合驾驶操作习惯,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加速踏板传感器直接与加速踏板电气连接,向电控单元传递加速传递信号,与电控单元通过节气门传感器获得油门踏板信号相比,传感器工作环境更好,拆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原理图。
上图中序号:加速踏板传感器1、车速传感器2、转速传感器3、制动开关4、电控单元5、点火开关6、蓄电池7、换挡手柄8、挡位传感器9、换挡 拉丝10、变速箱11、离合器总成12、离合分泵推杆13、离合分泵14、离合油管15、电动油泵16、离合油壶17、手制动开关18、报警灯19。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换挡手柄8通过换挡拉丝10或者拉杆机构操纵变速箱11进行换挡。挡位传感器9与变速箱11电气连接以检测变速箱11的挡位,并将挡位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5。制动开关4、转速传感器3、车速传感器2和加速踏板传感器1均与电控单元5通信连接以传递制动踏板动作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变速箱输出的车速信号、加速踏板动作信号。优选加速踏板传感器1直接与加速踏板电气连接。电动油泵16受电控单元5的驱动,并通过离合油管15调节离合分泵14内的油压。离合分泵14通过离合分泵推杆13与离合器总成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7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