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7883.5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0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秧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秧年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755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模块。
背景技术
电感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电子通讯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电感等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其体积小、效率高、噪声小、生产成本低,同时又要求其损耗低,散热快、抗EMI干扰。传统的环形电感器,需要人工将线圈绕制到磁芯上,生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在实践中,更多地采用空心或带磁芯的实心线圈电感模块,其电感线圈采用导线环绕一定圈数而成,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但在某些应用场合,为减轻EMI干扰,其外需加装屏蔽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电感线圈外用胶黏接金属屏蔽罩的方法实现,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电感器,导热性差,容易产生噪音,且电感值降幅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感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电感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轻EMI干扰、无噪音的电感模块。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感模块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感模块,包括基板、电感和缓冲垫片,所述电感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感包括电感线圈、金属屏蔽罩和磁芯,所述电感线圈缠绕在所述磁芯上,所述金属屏蔽罩包覆在所述电感线圈的外部,所述电感线圈的两个引线端子伸出所述金属屏蔽罩罩外,所述缓冲垫片设置在所述基板及所述金属屏蔽罩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罩、所述磁芯以及所述电感线圈为一体成型。因一体成型,电感线圈与金属屏蔽罩直接接触,可避免互相间的震动而产生噪声,并可确保耐电流,电流值降幅平顺。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片具有多个组装孔,所述电感线圈的两端穿过所述组装孔。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罩外形为正方体或圆柱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感线圈为立式电感线圈或卧式电感线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片为聚酯薄膜垫片。
更进一步的,所述磁芯为铁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配置在基板上,缓冲垫片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感与基板产生碰撞,进而避免形成噪声。采用四周全覆的金属屏蔽罩,提升了线圈电感量,降低了对CORE的电感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一种电感模块,包括基板6、电感和缓冲垫片5,电感设置在基板6上,电感包括电感线圈1、金属屏蔽罩2和磁芯3,电感线圈1缠绕在磁芯3上,金属屏蔽罩2包覆在电感线圈1的外部,电感线圈1的两个引线端子4伸出金属屏蔽罩2罩外,缓冲垫片5设置在基板6及金属屏蔽罩2之间。其中,金属屏蔽罩2、磁芯3以及电感线圈1为一体成型,因一体成型,电感线圈与金属屏蔽罩直接接触,可避免互相间的震动而产生噪声,并可确保耐电流,电流值降幅平顺。缓冲垫片5具有多个组装孔7,电感线圈1的两端穿过组装孔7。其中,金属屏蔽罩2外形为正方体或圆柱体。电感线圈1为立式电感线圈或卧式电感线圈。缓冲垫片5为聚酯薄膜垫片。磁芯3为铁芯。
实施例1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电感模块,包括一基板6、一电感以及一缓冲垫片,此电感配置在基板6上,此基板可以是主机板、显示卡等板卡。包括金属漆包线部分螺旋地缠绕在磁芯3的电感线圈1,其外设有金属屏蔽罩2,金属屏蔽罩2一体成型的包覆在电感线圈1外部,电感线圈1的两个引线端子4伸出金属屏蔽2罩外,缓冲垫片5配置在基板6及金属屏蔽罩2之间。金属屏蔽罩2、磁芯3及电感线圈1为一体成型。
缓冲垫片5具有多个组装孔7,且电感线圈的两端穿过组装孔7。金属屏蔽罩2外形为正方体或圆柱体。此实施例中为正方体。电感线圈1为立式或卧式。缓冲垫片5的材质为聚酯薄膜。磁性3为一铁芯。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模块配置在基板上,缓冲垫片的设置可以防止电感与基板产生碰撞,进而避免形成噪声。采用四周全覆的金属屏蔽罩,提升了线圈电感量,降低了对CORE的电感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秧年,未经徐秧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7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