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极板极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602.8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6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全忠;毛治国;王再红;段喜春;甘德祥;查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H01M10/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极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部件,特别是采用不同结构极板的混合极板极群结构,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极群通常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汇流排和极柱构成。其中,极板是把不同的铅膏填涂到铅合金板栅上而制成,有正极板和负极板之分。按板栅生产工艺不同,板栅的结构也不同。目前蓄电池有浇铸型电池和拉网型电池,浇铸型电池的正、负极板均采用浇注型板栅生产,具有高温寿命好、极板不易长大的优点,但板栅耗铅较多,成本较高;拉网型电池的极板采用拉网板栅,具有用铅量省,生产效率高的优点,但拉网板栅由于没有边框,使用中容易发生正极板长大而引起电池短路问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同类型极板各有优缺点。一直以来同一种类型的蓄电池都是采用相同类型的正、负极板。这种常用方案的不足是:一、不能发挥不同工艺极板优点,二、不能补偿不同工艺极板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综合不同类型极板优点的混合极板极群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混合极板极群结构,它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隔板位于正、负极板之间,正、负极板的结构分别由板栅和含有不同活性物质的铅膏填涂在板栅上而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正极板板栅采用浇铸型板栅,该浇铸型板栅的周边设置边框,其栅格形状为四边形;所述负极板的板栅采用拉网型板栅,该拉网型板栅设有上、下边框,其栅格形状为菱形。
上述混合极板极群结构,所述正、负极板板栅具有相互适配的外廓尺寸,若正极板浇铸型板栅中最大栅格的面积值为A,负极板拉网型板栅的菱形栅格面积值为B,则A/B的值控制在0.9-1.2。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发挥不同结构极板优点、补偿不同结构极板缺点问题,对蓄电池极群结构进行了改进,其改进要点为:电池极群正极板采用浇铸型,负极板采用拉网型。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正极板易受腐蚀,容易长大,负板栅则不易受腐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扬长避短,以抗腐蚀、抗极板长大能力强的浇铸型极板做正极板,以铅耗低、生产效率高的拉网型极板做负极板,组成混合极板极群结构。该极群结构有利于节约材料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延长电池寿命,最终提高电池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极板浇铸型板栅结构示意图;
图3是负极板拉网型板栅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正极板铅膏涂层,2、浇注型板栅,3、隔板,4、负极板铅膏涂层,5、负极板拉网型板栅。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隔板3位于正、负极板之间。其中正极板的结构是在铅合金的浇注型板栅2上填涂正极板铅膏涂层1;负极板的结构是在铅合金的拉网型板栅5上填涂负极板铅膏涂层4。
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极板采用不同类型的板栅,以求扬长避短,发挥不同结构极板的优点、补偿不同结构极板的缺点。所述正极板板栅采用浇铸型板栅2,该板栅周边设置边框,其栅格形状为四边形,这种浇铸型板栅抗极板长大能力强;所述负极板的板栅采用拉网型板栅5,该拉网型板栅只设有上、下边框,其栅格形状为菱形,这种拉网型板栅铅耗低、生产效率高。正、负极板的板栅具有相互适配的外廓尺寸,若正极板浇铸型板栅2中最大栅格的面积值为A,负极板拉网型板栅5的菱形栅格面积值为B,则A/B的值控制在0.9-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