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件接头及其与杆件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8722.8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平;苟敦攀;彭玉梅;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66C23/6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及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接头,尤其是一种可作为塔吊起重臂的弦接头使用的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其主弦的材质一般情况下是采用Q345B。传统的接头焊接方法是接头插入主弦内,在主弦上开长槽口进行塞焊缝。
为了降低起重臂的自重,并且使起重臂吊载后变形的挠度适中,近年来,起重臂的主弦材质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强度钢如BQ590E,但起重臂的连接叉座和连接叉头的材质仍然采用Q345B。起重臂主材采用高强度钢后,在主弦上开长槽口、接头插入主弦内的传统焊接方法势必将影响高强钢主弦的强度,给塔机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起重臂弦杆与其接头的连接方式导致弦杆强度削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不降低杆杆强度的杆件接头及其与杆件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杆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的一端为叉座或叉头,接头本体的另一端为接头端,接头端设置有与杆件的端部匹配连接的盲孔作为接头孔,接头端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至少两条焊缝槽,焊缝槽的深度达至与接头孔连通。
所述焊缝槽为直槽,其长度方向与接头孔轴线平行。
所述焊缝槽靠近接头端端面一侧的槽壁与接头端端面之间保持有距离。
所述接头孔为方孔,所述焊缝槽为四条。
所述焊缝槽位于接头孔的内切圆与接头孔相交的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杆件接头时的杆件接头与杆件的连接结构,包括杆件和所述杆件的至少一端设置的杆件接头,杆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的一端为叉座或叉头,接头本体的另一端为接头端,接头端设置有与杆件的端部匹配连接的盲孔作为接头孔,接头端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至少两条焊缝槽,焊缝槽的深度达至与接头孔连通,杆件插接在所述接头孔内并与所述杆件接头在所述焊缝槽部位满焊接,且在接头端端面上设置有沿杆件的外周面布置的环形塞焊缝。
所述杆件为圆型截面或方型截面,相应的接头孔为圆孔或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简单、加工方便、焊接可靠,适用于各种高强度钢的接头设计,尤其适合用于高强度钢起重臂弦杆及其接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杆件接头(一端为叉座)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杆件接头(一端为叉头)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一种杆件接头(一端为叉座)与杆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E-E剖视图。
图9是另一种杆件接头(一端为叉头)与杆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F-F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接头本体,2-叉座,3-叉头,4-接头端,5-接头孔,6-接头端端面,7-焊缝槽,8-环形塞焊缝,9-焊缝槽,11-杆件,12-杆件接头,13-杆件接头,50-接头孔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杆件接头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的一端为叉座2或叉头3,接头本体1的另一端为接头端4,接头端4设置有与杆件11的端部匹配连接的盲孔作为接头孔5,接头端4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至少两条焊缝槽7、9,焊缝槽7、9的深度达至与接头孔5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杆件接头相对于现有杆件接头来说主要是增加了接头孔5的结构,用于容纳、配合及连接与之相匹配的杆件端头,从而将原本在杆件端头进行钻孔的操作改在杆件接头上进行,由于杆件接头的长度相对一般杆件而言短得多,加工更方便,同时,不会削弱杆件强度。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杆件接头与杆件的连接结构包括杆件11和所述杆件11的至少一端设置的杆件接头12、13,杆件接头12、13包括接头本体1,接头本体1的一端为叉座2或叉头3,接头本体1的另一端为接头端4,接头端4设置有与杆件11的端部匹配连接的盲孔作为接头孔5,接头端4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至少两条焊缝槽7、9,焊缝槽7、9的深度达至与接头孔5连通,杆件11插接在所述接头孔5内并与所述杆件接头12、13在焊缝槽7、9部位满焊接,且在接头端端面6上设置有沿杆件11的外周面布置的环形塞焊缝8,从而杆件11与杆件接头12、13之间相互牢固连接,不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8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页面切换的方法及浏览器
- 下一篇:一种数控龙门式火焰等离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