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反射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022.0 | 申请日: | 201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20 | 分类号: | F27B3/2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硅酸钠 燃气 反射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硅酸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反射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用干法生产硅酸钠的窑炉的燃烧室多为一个单室,工作过程中烟气排出的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甚至,有些燃气进入燃烧室内还没有经过充分燃烧便通过排烟口排出去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反射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反射炉,包括有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设有炉膛,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炉膛通过隔墙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隔墙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第一燃烧室的左侧、第二燃烧室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排烟口外侧设有阀门和风机。
所述的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的顶部分别设有三个燃气入口,燃气入口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炉体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耗。通过导流口将两个燃烧室连通,当其中一个燃烧室工作时,通过阀门将该燃烧室的排烟口关闭,并打开另一个排烟口。这样,含有高温热量的烟气自导流口进入另一燃烧室将其内的物料预热后排出,使烟气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燃气入口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且燃气入口与助燃空气入口分别的燃烧室的上部、下部,因此在熔炼过程中,燃气的火焰和产生的热量以螺旋旋流方式移动,延长了燃气热量在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而起到节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但通过保温层减少了热量的损耗,还通过其中一个燃烧室的烟气为另一个燃烧室中的物料预热,使得炉体内的热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用于生产硅酸钠的双室燃气反射炉,包括有炉体1,炉体1内设有炉膛2,炉体1的炉外壳与炉膛壳之间设有保温层3,炉膛2通过隔墙4将其分为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隔墙4上开有一个通孔作为导流口7,第一燃烧室5的左侧、第二燃烧室6的右侧的炉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8,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底部分别设有助燃空气入口9,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分别设有多个燃气入口10,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还分别设有排烟口11,排烟口11外侧设有阀门12和风机13。
第一燃烧室5、第二燃烧室6的顶部分别设有三个燃气入口10,燃气入口10自外向内开口越来越大,呈喇叭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确成硅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电石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放射线敏感性树脂组合物、聚合物及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