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474.9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赵慧子;郭宝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连环 撞车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运行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装置。
高速公路迅猛发展,车流量越来越大,因气候天气等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高速公路连环追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对社会造成极大财产损失。因此,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之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方法对后方车辆进行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市场上仍然没有出现专门用于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的装置。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车距检测单元、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微处理器、汽车限速器和预警单元,加速度传感器、车距检测单元和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信号发射器、汽车限速器和预警单元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所述的微处理器型号为W90N740的32位ARM内核微处理器。
所述的预警单元采用ISD2560数码语音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判断汽车是否撞车,如果撞车则通过信号发射器向后方车辆发送撞车信息,后方车辆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信息并通过车距检测单元测量事故车与本车距离,同时触发预警单元对驾驶员发出语音警示,并通过分析两车距离信息辅助驾驶员对汽车进行减速,预防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响应速度快,无需通过基站或者第三方平台进行信息传输,灵敏度高,时效性好,能及时提醒事故后方车辆驾驶员,对于预防高速公路连环撞车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公路连环撞车预警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车距检测单元、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微处理器、汽车限速器和预警单元,加速度传感器、车距检测单元和信号接收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信号发射器、汽车限速器和预警单元分别与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本车的加速度,判断汽车是否撞车。
所述的信号发射器用于向后方车辆发出告警控制信号。
所述的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前方事故车辆发出的告警控制信号。
所述的微处理器型号为W90N740的32位ARM内核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本车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数据,同时接收并处理本车的信号接收器接收的信号,与车距检测单元交换信号并控制汽车限速器和预警单元;
所述的车距检测单元用于测量事故车与本车距离并将数据信号与微处理器交换。
所述汽车限速器用于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辅助驾驶员进行汽车制动。
所述的预警单元采用ISD2560数码语音芯片,用于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向驾驶员发出语音警示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器件均为本领域内常规的电子元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关电子元器件的说明书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打开该装置,安装于车内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行驶状态,采集本车的加速度,判断汽车是否撞车,如果撞车则通过信号发射器向后方车辆发送撞车信息,后方车辆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信息并通过微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控制车距检测单元测量事故车与其距离,微处理器根据距离信息判断是否触发预警单元对其驾驶员发出语音警示,同时判断是否向汽车限速器发出控制信号辅助驾驶员对汽车进行制动,预防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本车上的信号接收器实时接收前方车辆发出的信号,如果接收到前车撞车信息,将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处理并发出控制信息,提醒本车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必要时候启动汽车限速器辅助驾驶员进行汽车制动,预防追尾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式气泵冷却总成
- 下一篇:用于机械滤器的布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