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炉炼钢加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587.9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坤;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18 | 分类号: | F27B3/18;C21C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炉 炼钢 加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弧炉炼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炼钢电弧炉进行加料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炼钢中,经常采用电弧炉进行炼钢,电弧炉比其他炼钢炉工艺灵活性大,能有效地除去硫、磷等杂质,炉温容易控制,设备占地面积小,适于优质合金钢的熔炼,因此,炼钢电弧炉广泛用于炼钢及铸钢行业。
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1292377Y中,公开了一种炼钢电弧炉,是由供电部分、倾动底座、倾动机构、炉体、炉盖、炉盖提升及旋转机构、电极、电极升降机构构成,其中倾动机构位于倾动底座上,炉体置于倾动机构上,炉盖可以盖于炉体上,炉盖固定在炉盖提升及旋转机构的下方,三根电极活动地从炉盖垂直穿置在炉体中并可上升或下降,供电部分向三根电极供电,三根电极固定在电极升降机构上,可由电极升降机构带动而上升或下降,电极升降机构与炉盖提升及旋转机构一起同体旋转,炉盖以一只连接臂与炉盖提升及旋转机构连接。
由于近距离人工加料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不能持续性加料,此外,一次加料较多,重量比较重,以及电弧炉的高温环境也不利于工人近距离加料。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持续加料、安全可靠、易操作的电弧炉加料装置,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2547347Y中,公开了一种电弧炉加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料斗,料斗下端设有下料管,所述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下料管可伸缩,至少由两节组成。
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的电弧炉加料装置,存在的不足是不能灵活操作,且工人还得耗费劳动力将笨重的底料抬高至料斗内,工人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节省工人劳动强度、机械化程度高的电弧炉炼钢加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弧炉炼钢加料装置包括底部,所述底部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四周封闭的边框,所述边框向内并向上延伸形成辅助承重部,辅助承重部连接有上端开口的颈部,颈部的开口边缘部设有封口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底部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四周封闭的边框,所述边框向内并向上延伸形成辅助承重部,这样,在底部、边框以及辅助承重部围成的空间可以容纳很大重量的炼钢底料,同时由于设置有辅助承重部,使得电弧炉炼钢加料装置倒置过来时,辅助承重部分担了较大部分的承重量,减少了底料对颈部开口的封口部件的压力;使用时,将需要加入的炼钢底料加入至加料装置中,在颈部的上端开口处用封口部件进行封口,当加料装置用行车吊至电弧炉上方时,打开封口部件,炼钢底料即可加入至电弧炉中进行熔炼。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整体呈锥形且横截面为三角形,锥角的角度为120度。
将底部设置成锥形且锥角的角度为120度,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锥角成大角度有助于加料装置容纳更多的炼钢底料;底部没有设置成底,而设置成120度角,主要是因为,该角度形成的底部重量耐受强且容纳底料的体积增大了。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吊耳;所述开口边缘部设有若干个用于链连接的接头。
在边框上设置有若干个吊耳,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方便行车操作工人将吊钩勾住电弧炉炼钢加料装置,方便快捷的将加料装置输送至电弧炉上方;此外,开口边缘部设有若干个用于链连接的接头,在开口边缘部设置接头,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链穿插在接头中,再用端头带孔的铁棒锁住,即可形成对加料装置的封口,当行车将加料装置吊至电弧炉上方时,用吊钩将铁棒拔出,链条松开,底料就会落入电弧炉中。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吊耳的数目为2个,且相对设置于边框的两侧,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了整个加料装置在运送至电弧炉上方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头呈倒U形或/和弧形,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外形美观,且易于加工制作,使用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弧炉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5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烧结窑炉
- 下一篇: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操作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