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框压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29837.9 | 申请日: | 2012-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光;赵国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林火城;杨海涛 |
地址: | 52623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卸载滤料的板框压滤机。
背景技术
板框压滤机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构成一组压滤腔。滤框和滤板的边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滤液。滤框和滤板两侧各有把手支托在承载板上,由压紧装置压紧滤框和滤板。滤框和滤板之间的滤布起密封垫片的作用。由供料泵将悬浮液压入滤室,在滤布上形成滤料,直至充满压滤腔。滤液穿过滤布并沿滤板凹槽流至板框边角通道,集中排出。过滤完毕,可通入清洗涤水洗涤滤料。随后打开板框压滤机卸除滤料,清洗滤布,重新压紧滤框和滤板,开始下一工作循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板框压滤机在卸除滤料时,需要人工手动卸载,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容易损坏滤布。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能自动卸除滤料且卸料时对滤布没有损坏的板框压滤机。
一种板框压滤机,包括压滤板组、机架、导轨、板车以及液压缸,所述压滤板组、导轨、板车均设置在机架上,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板车上的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输气软管、气嘴以及供气装置,所述输气软管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嘴连接,所述气嘴出气口对准压滤板组,所述卸料装置随着板车沿着导轨往复移动,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机架端部,为压滤板组的挤压提供驱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板组包括数个压滤板和滤框,两压滤板之间设置有包裹滤框的滤布。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板组中心开设有贯通压滤板组的进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板和滤框围成若干压滤腔,每一压滤腔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该出水口与进水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呈对角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滤板两边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支托于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框压滤机设置PLC控制器,该PLC控制器控制板车的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气软管与供气装置连接处设置有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一进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为电磁阀门或者气动阀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板框压滤机通过设置卸料装置,使得生产时根据需要在指定的位置自动卸载滤料和卸载量控制得以实现,且保护滤布不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板框压滤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板框压滤机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板框压滤机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框压滤机100,可自动卸载滤料。该板框压滤机100包括压滤板组10、机架20、导轨30、板车40、设置在板车40上的卸料装置50以及液压缸60。所述压滤板组10、导轨30、板车40、卸料装置50以及液压缸60设置在机架20上。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压滤板组10中心开设有贯通整个压滤板组10的进料孔121。所述压滤板组10包括数个压滤板12和滤框14,两压滤板12之间设置有包裹滤框14的滤布16。
所述压滤板12两边设置有把手124。所述把手124支托于机架20上。所述压滤板12和滤框14围成若干压滤腔11,每一压滤腔11设置有进水口111以及出水口112。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可呈对角线设置。所述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通过压滤腔11连通。所述进水口111用来将预备的洗涤液引入到所述的压滤腔11中。所述出水口112用来将洗涤后的洗涤液从压滤腔11内排出。可以理解,为了控制水流量的进入,所述每一进水口111设置有一进水阀(图未标)。所述进水阀为电磁阀门或者气动阀门。
所述机架20包括二立柱22和承载板24。所述二立柱22和承载板24呈“门”字形设置。所述导轨30设置在承载板24上。所述板车40设置在导轨30上,可沿着导轨30滑动。
所述卸料装置50包括输气软管52、气嘴(图未示)以及供气装置56。所述输气软管52一端与供气装置56连接,另一端与气嘴连接。所述气嘴出气口对准压滤板12。所述卸料装置50可随着板车40沿着导轨30往复移动。
所述液压缸60设置在承载板24端部,为压滤板组10的挤压提供驱动力。此外,为了便于气流的控制,所述输气软管52与供气装置56连接处设置有气阀(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金三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298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