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0470.2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辉;王华林;杜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1/56 | 分类号: | G01R11/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相 智能 多用户 远程 电能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
背景技术:
费控电能表分为本地费控和远程费控两种。本地费控电能表是借助于CPU卡、射频卡等固态介质完成,由于卡的使用存在制作、发放等管理问题,并且卡式电能表在完成计量功能同时,还需具备计费功能,要求电能表精度相应提高,易增加电能表故障率;同时卡式电能表由于是分散工作,电力营销系统不能对用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无法对线路进行线损分析和需求侧管理。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是通过网络等虚拟介质远程实现费控功能的电能表。
目前已有的远程费控电能表采用多个单用户费控电能表集中安装成一面“表墙”的方式,建立从集中器–采集器–费控电能表三层面分布式结构,实现对用电客户的电能信息采集、全时段在线监测及及用电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集中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显示和通信,它集计量、费控、监测、报警、显示、通讯功能于一身,具有高精度、宽负载、低功耗、成本低、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其组成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具有控制面板,所述的壳体内具有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分别与1-16户单用户电能计量转换器、数据存储器、嵌入式安全控制器、时钟芯片、I/O接口扩展器、红外通信器、电力线载波通信器、电源转换器连接。
所述的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所述的电源转换器与220V电源连接,所述的时钟芯片与电压监测报警器、锂电池连接,所述的I/O接口扩展器与1-16户磁保持继电器、报警LED指示灯、跳闸LED指示灯连接,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器与电力耦合器连接,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分别与所述的电力耦合器、所述的电压监测报警器连接。
所述的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所述的控制面板上具有液晶显示屏、报警LED指示灯、跳闸LED指示灯、计量指示灯、红外收发器、光控按键,所述的液晶显示屏与液晶驱动器连接,所述的光控按键与光控按键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液晶驱动器、所述的光控按键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的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单相智能多用户远程费控电能表,所述的单片机采用PIC16C923,所述的1-16户单用户电能计量转换器采用ADE7755,所述的数据存储器由铁电存储器FM24C256和大容量FLASH存储器AT45DB321D组成,所述的时钟芯片采用PCF8563,所述的嵌入式安全控制器采用ESAM2605,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器采用PL2101,所述的I/O接口扩展器采用AT56467。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电能表,除基本的电能计量功能外,还具有信息存储及处理的功能,并利用通信接口实现电能的监测、控制和信息交互,根据用户的缴费状况和信用等级,自动完成停电复电操作,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满足电能综合计量、营销科学管理、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推动电力企业发展实现巨大跨越。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用电负荷迅速增长,以及高等院校公寓化和机关、厂矿、商业等对其所属的各部门用电管理责任化的要求,迫切需要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智能费控电能表,提高电力公司供用电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表面贴装技术(SMT)工艺制造,其特点是高精度、宽负载、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机壳采用高强度、阻燃、防紫外线的环保材料、具有较高的绝缘强度和耐腐蚀性,结构设计密封防尘,造型新颖、美观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采用采用美国Microchip公司的PIC16F923,它具有是一款高性能、小尺寸封装,适用于工业上的性价比极好的芯片。由单片机完成对1-16个用户电能脉冲的采集和处理,通过电力线载波和红外接口实现数据和命令的传输,根据指令对用户进行通断电控制,实现按键及显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04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