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焊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31832.X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那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1 | 分类号: | B23K11/31;B23K11/11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焊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点焊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汽车生产技术条件下,在汽车白车身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焊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成熟的点焊焊接工艺和优越的焊钳性能对车身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点焊是通过电极压力将焊接工件夹在一起,并通过电极两端释放大电流使得工件与电极的接触面融化形成焊核,以达到焊接目的的焊接工艺。针对不同的焊接位置选择不同类型的焊钳进行焊接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既提高了焊点质量,又优化了生产节拍。但是,在焊接车身过程中,对于类似于车身加油口盖内板结构等工件的焊接,都还存在以下问题:
1)加油口盖等类似工件是四周封闭的,焊接打点只能从加油口孔进入,焊钳一般要选电极臂长的,但是加油口孔本来空间有限,焊钳会与工件干涉,从而影响焊接效率;
2)加油口与外板搭接边少,焊接与合枪时容易碰伤外板;
3)一般加油口的焊接打点数为4-6个,在加油口内翻枪打点困难,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点焊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点焊焊接装置,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极杆(1)中部铰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电极杆(1)的下端安装第一电极臂(2),另一个电极杆(1)的下端安装第二电极臂(3),在所述第一电极臂(2)下端的内侧固定设置一个圆头电极(4),第二电极臂(3)下端的内侧并排固定两个圆柱电极(5),所述圆头电极(4)与两个圆柱电极(5)在同一高度上,圆头电极(4)与两个圆柱电极(5)之间的距离相等,并在所述圆头电极(4)与两个圆柱电极(5)之间设置有铜垫块(6)。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一般电阻点焊焊钳和单面式焊接的优点,通过将焊钳分离的双电极铜垫块固定于夹具上,并调整到所需焊接焊点位置,使双电极铜垫块在焊钳夹紧时与第一电极臂上的圆头电极紧紧贴合,保证了焊接的稳定,也优化了焊钳与工件干涉的问题,不仅操作方便,而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此外,双电极铜垫块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免拆卸,可在焊接焊点多处安装。两个圆柱电极可同时焊接两点,也减少了焊钳翻枪的时间,提高了焊接效率。
在所述铜垫块(6)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圆形凹槽,铜垫块(6)通过该圆形凹槽与圆头电极(4)相配合,两者之间结合紧密,能进一步确保焊接的稳定性;在铜垫块(6)的另一个端面上一体形成有两个凸台(6a),这两个凸台(6a)与两个圆柱电极(5)一一对应,两个凸台和两个圆柱电极分别夹持在焊接位置的两侧,定位可靠,能够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所述铜垫块(6)由铬镐铜材料制成。铬镐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高,耐磨抗爆,抗裂性以及软化温度高,这样焊接时电极损耗少,焊接速度快,焊接总成本低。
在所述凸台(6a)的旁边设有第一定位块(7),第一定位块(7)的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块(8),所述第一定位块(7)和第二定位块(8)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定位块(7)通过螺栓与弹簧片(9)的上端以及铜垫块(6)相固定,弹簧片(9)的下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定位块(8)相固定。第二定位块用于连接夹具,夹具与铜垫块之间设置弹簧片,利用弹簧片具有弹性变形的特性,能够使铜垫块与工件贴合紧密,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加油口盖等类似工件的焊接,焊钳不会与工件干涉,能有效防止焊接与合枪时碰伤工件,不仅操作简单,焊接质量有保障,而且一次能够同时焊接两点,减少了焊钳翻枪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下铜垫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极杆1、第一电极臂2、第二电极臂3、圆头电极4、圆柱电极5、铜垫块6、第一定位块7、第二定位块8和弹簧片9等构件组成。其中,两个并排设置的电极杆1中部铰接在一起,电极杆1的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赘述。在其中一个电极杆1的下端安装第一电极臂2,该第一电极臂2下端的内侧固定安装一个圆头电极4;在另一个电极杆1的下端安装第二电极臂3,第二电极臂3下端的内侧并排安装两个圆柱电极5,所述圆头电极4与两个圆柱电极5在同一高度上,圆头电极4与两个圆柱电极5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318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